潘德孚(1935–2016),民间知名老中医,执业中医师,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特聘高级顾问,“天下无癌论”的最早提出者。
本文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该书是潘老所有的文章集锦,经授权连载。 |
医生治病首先要遵守不让病人受害的原则
搜狐博客(2009年12月01日)
一位肾病专家写的《隐匿性肾炎伤你没商量》(见2007年1月26日《温州日报》10版)说,有一种肾病叫做隐匿性肾炎,此病对人的伤害很厉害,它的表现是
“患者没有临床自觉症状,尿蛋白试验阳性,尿潜血试验阳性,持续或反复出现镜下血尿,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畸形红细胞等。若进行肾脏穿刺检查,可发现肾脏组织结构上的改变,如肾小球系膜增殖、微小病变型、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性增殖性肾炎等。”此病青少年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父母们如果发现孩子尿中泡沫很多,“有如啤酒或水洗衣粉水似的,且泡沫经久不散,那就是蛋白尿的信号;如果小便颜色如洗肉水或茶水色那就是肉眼血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做肾穿刺以便确诊。”
文中说:
“隐匿性肾炎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平时应积极控制和预防诱发因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去除感染灶以减省使肾炎恶化的诱因。……尿液检查有少量蛋白、镜下血尿、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试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有不少人可自愈。”
专家的愿望是通过此文普及肾病知识,防止该病的发生。此文说“伤你没商量”,意思当然是指读者阅后,就可以防止被该病伤害。然而,我一读再读,觉得这位专家不仅没把问题讲清楚,反而可能加重伤害,或者会使健康的人加入患者的队伍,故提请读者注意。
其一,专家提出这样无法执行和增加伤害的预防方法:“平时应积极控制和预防诱发因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病毒感染,去除感染灶以减少使肾炎恶化的诱因。”可以断言,谁都无法实施这种没有具体讲明的控制与预防方法。“去除感染灶”更是天方夜谭。上呼吸道在病毒流感发生时,鼻粘膜、扁桃体、气管,都容易感染发炎,能去除吗?如果去掉鼻粘膜,空气没有被鼻粘膜加温,呼吸时冷空气直接进入肺部,造成肺伤害。而且,致病病毒没有被鼻粘膜吸附,使肺受到直接的攻击而容易发生肺炎。扁桃体在受到感染后能产生抗病的激素,它还能吸附进入呼吸道的微生物,直接把它们杀死。所以,它是保卫人体入口的一个重要的守护者。去除扁桃体的蠢笨做法曾在上个世纪流行了一阵子。我好几个朋友的儿子小时候都被摘除了扁桃体,现在经常感冒,抵抗力都不好,后悔已来不及了。至于气管,当然不能去除,否则,人靠什么来呼吸呢?人们绝对不会蠢笨到这个程度,为了预防还没有产生的疾病,先把自己弄得病起来。
其二,专家认为,如果你的肾功能正常,而怀疑自己得病的,即使通过尿检,说明有血尿或蛋白尿,还是不准确的,如果想知道有没有确切患上隐匿性肾炎,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肾穿刺来确诊。这岂不是要人们先损伤完好的肾,证明(或者是医生的)怀疑是否正确。岂不是无事生非?不过,专家却老实告诉人们说:即使你怀疑是正确的,“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人们要问,看了你这篇文章用处在哪里?试想:只是为了“确诊”,给好好的肾脏,用针穿刺一下,取出一些细胞去检验,决不会对肾有利。即使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却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那么,“确诊的意义何在?”
发现疾病是为了治愈疾病。如果发现疾病而不能治愈疾病,不如不去发现。让患者知道他(或她)患了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不仅无一点用处,反而会加重心理负担。专家没有想到,任何医疗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有利患者。谁都知道,人与动物不同,许多病都会因思想放松而痊愈,会因思想负担而加重。
医生的任务是治愈疾病。因此,做医生的,如想治愈某患者的病,首先要使该患者思想平稳,而不应该给患者增加思想负担。这是做医生者必须遵守的准则。此文可让人知道,写文章的专家没有受到以上所说的“准则”教育。而这个准则,是行医者所必须遵守执行的。做中医的,讲医术是仁术,首先要求有仁心;做西医的,入学的第一天,就要背诵“希波克拉底誓言”,必须宣誓,把医疗道德放在第一位。
医生或患者,为证明怀疑诊断的病名是不是正确,而不是为了治好这个病,把一个好好的肾加以穿刺,何况这个被穿刺的地方会不会恢复原状,还是个未知数,有什么意义?每个人复原的能力都不同。这个地方原本就是有病的,加上了穿刺,岂不会使该病加重?所有的牙科医生,决不给因发炎而牙痛的患者拔牙。他的意思是害怕创口进一步感染,使牙周炎症加重。在患肾炎的肾脏上穿刺,难道不会加重炎症?所以,假设真正有人做这样的决定,他一定是弱智。现在的医生见气管炎就用气管镜,见膀胱炎就用膀胱镜……无不都是会加重炎症,还会使患者受苦。只是为多赚检验费,医生做着与治疗目的相反的事。
专家还认为,“对于那些经过长期随访,尿液检查有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试用激素加免疫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真是阿弥陀佛!半个多世纪的激素使用,很多人已畏如蛇蝎。一些慢性病人因使用了激素,原来的病没治好,反而又得了一个新的病。专家说的“试用”,只能取得“一定效果”,却不能治愈。而新的病:内分泌失调,却一定会发生。这是“试用”者不得不注意的。不过他说,“一些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的病例,无需药物治疗,可继续观察,有不少人可自愈。”(专家当然也无法说出为什么能自愈)这不少的能自愈者,如果去接受激素一类药物的治疗,岂不糟糕!当然,可不能把这位专家说得太坏,他只是按本子读书,自己没有动过脑子,只是书中写错了,他也就照错的念罢了。
苏联医学家亚努什克维丘斯评述说:“首先不使病人受害的原则从来没有遭受到现在那样的危险,起初是成就,但很快就转为失败。”
来源: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