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孚(114):好医生还需要好病人: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是关键


潘德孚(1935–2016),民间知名老中医,执业中医师,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特聘高级顾问,“天下无癌论”的最早提出者。

本文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该书是潘老所有的文章集锦,经授权连载。

  

好医生还需要好病人: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是关键

搜狐博客(20091015日)

 

病为本,医为标

 

《黄帝内经》说:“病为本,医为标。”

 

我们温州有句俗语说:医师是补补理直的。所谓“补补理直”,意思就是医师起的作用只是一种帮助的作用。疾病的好转或痊愈,主要是靠病人自己的康复能力;如果病人自己没有自我康复的能力,最神的医师也没有办法。扁鹊治愈了虢太子的尸厥后,人们都誉他为神仙。可是扁鹊说:“他的病是自己能好的,我只是使他从床上起来而已。”

 

不管什么病,一个病人的痊愈,起主要作用的,是他的自我康复能力。没有康复能力的病人,任何医师都没办法治好的。

 

什么是自我康复能力

 

生命的自我康复能力,用西医学的道理来解释,就叫做免疫力。但是,免疫力只讲人体对微生物入侵,或生了其他疾病后的自我防卫。而对于如骨折,断骨处立即会产生新的骨细胞这种现象,就不能说这是免疫机能的作用,却可以称为自我康复能力。

 

患者的这种自我康复能力,首先表现在症状上。所谓症状,就是病人对疾病的反应。人生了病,就会出现对疾病的反应。拿发热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生命对付入侵微生物的重要手段;拿咳嗽来说,是因为气管里有痰涎,为了不让这些痰涎堵塞气管,我们就用咳嗽的方法把它们排出去;如果吃进了不洁净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生呕吐,或者泄泻,让这些不清洁的东西呕出去,或从肠胃道排出去……

 

这些反应,实则是我们的生命为了自我维护而事先设定的。这种设定与反应就属于自我康复能力。设想如果我们没有了这种反应:遇到外来微生物的侵犯不能发热,这些微生物就很快繁殖,就会要了我们的命;如果我们气管中痰涎增多而不会咳嗽,结果就是堵塞气管导致呼吸中断送了命;如果我们不把不洁净的东西呕吐出,它们就会在我们身体里兴风作浪,害得我们丢了性命……

 

所以,可以这么说,人在生病中产生的各种“证”,都是机体与疾病抗争的现象。

 

无缘无故就好了,是好事

 

我碰到一些患者诉自己常常无缘无故发数次腹泻,但以后并没作任何治疗,又无缘无故恢复正常。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这是好现象。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胃积留痰饮,无法及时驱除。痰饮留着,容易变生各种疾病。但人体又在不时地“想方设法”驱除它们,因限于“力量”不足,无法驱除。偶尔在某个时候,内在的排毒机能亢奋,将滞留的痰饮排出。这才发生了不知名的腹泻。

 

拿微生物所致的发炎来说,炎症的地方红肿充血,周围产生很多黏液。事实是这些黏液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它可以防止周围的细菌借机入侵,也可以把已经在其上的微生物杀死;红肿充血说明此处有大量血液,带来大量的白血球,用以消灭在该处已有的致病微生物;红肿处的肌肉充血是发炎的组织形成了一个血纤维网,防止微生物进一步入侵。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得了炎症,只要去掉病灶,疾病就自然痊愈了。却没有想到,单纯地切除病灶,不仅治不好病,还弄得肢体残缺,抗病的能力也会受到摧残。

 

致病微生物进入体内如果任其自由繁殖,那么生命就会迅速完蛋。尸体是因为没有了生命,所以就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躯体对生命的依赖。所谓活着,就是生命与躯体的一致;所谓死亡,就是生命在躯体里的消失。

 

人的生命,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自然界,为了与躯体协调,为了维护自己在躯体里存在,必然有极为强大而隐秘的自我康复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减退,生命就有了危险;这种能力一旦消失,死亡便会很快来临。良医就是能充分借助于生命的自我康复能力的医师;而庸医则反之。所谓“反之”,是指在治病时,反而损害或减弱病人的自我康复能力。

 

来源:摘自《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主编:高浩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