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和方剂的非加和性


日本学者曾对《伤寒论》中的113方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方中药物的配比是疗效最好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或许中药和方剂的非加和性可以解释一二。

 

中药和方剂的非加和性

作者:李春霞、石玉珍、范廷英

 

非加和性原理是中医系统论思维的基本原理。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指出,系统整体的属性、功能、行为原则上区别于系统内各要素的属性、功能、行为或其相加和。该原理可简要地表述为:系统的整体大于它各部分的总和,即系统整体>各部分的总和

 

要想理解非加和性原理,先要知道什么是系统质、要素质。

 

所谓系统质,是指系统整体的属性、功能、行为。它只存在于系统的整体水平。不同于系统内各要素的属性、功能、行为或其相加和,系统的非加和性,就在于系统质的存在。

 

所谓要素质,是指要素的属性、功能、水平,不同于系统内各要素的属性、功能、行为或行为。它只存在于要素水平,不同于系统整体的系统质。

 

系统的非加和性实质在于系统质与要素质的原则性区别。例如,在分子与原子的关系中,分子的属性、功能、行为是系统质,原子的属性、功能、行为是要素质;在王水与硝酸盐酸的关系中,王水的属性、功能、行为是系统质,浓硝酸和浓盐酸的属性、功能行为是要素质。

 

系统的非加和性就在于系统质与要素质之间是质的差别,不存在量的加和关系,因而不能用还原的方法从要素质直接解释系统质,也不能把系统质归结为要素质。

 

药的整体功效不等于药内各成分的功效或其相加和,中医用的是药的整体功效,既药的系统质;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系统,而且大多数是分化系统,在药的整体水平存在着药的系统质。药内包含着多个层次和多种成分,这是药系统内的要素,都有其要素质。在这里,存在着系统质与要素质之间的层次差异,在药与其内部的各种成分之间,在属性功能、行为上在存在着质的差异。

 

中医用中药治病,用的是药的系统质,不是药的要素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这些都是中药整体水平的属性、功能、行为,即中药的系统质。因为用单味药治病,其效往往不全、不佳,因为单味药的整体功效毕竟有限,难以完全适应症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因而中医逐步把用药的重点放到方剂上。由许多单味药组成的方剂,不同于西医的“联合用药”,它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味药组成方剂,产生了新的系统质——只存在于方剂整体水平而不同于各单味药的新的总功效,很好的运用了系统论的非加和性。

 

方剂的整体功效不等于方内各药的功效或其相加和,中医用的是方剂的整体功效,即方剂的系统质。方剂是更典型的系统,不过它不是分化系统而是组合系统。单味药的功效有限,中医治病多用方剂。方内各药的性味是一定的,但组成方剂时,在方的整体水平却形成新的整体功效,即方剂的系统质。一个方剂并不是一“堆”,也不同于西医的“联合用药”,不是各味药功效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和发挥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非加和效应,形成了方剂整体水平的新功效,所谓“方有合群之妙用”就妙在这里。

 

研究发现,

 

  • 补肾方由生地、熟地、附子、肉桂、山茱萸、山药、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 9味药组成,方内各药均不含类皮质激素样物质(或其前体),但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的病症有治疗作用。
  • 肾气丸中之熟地,原本补阴,无助阳之效,作用于人体,则表现出升阳作用。
  • 左金丸之黄连,原本泻心,无清肝之效,作用于人体,则表现出泻肝火作用。
  •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茵陈能清热、利湿、退黄,无收缩胆囊之功;栀子苦寒清降,能清心肺三焦之火而利小便,略有收缩胆囊的作用;大黄苦寒沉降,能直达下焦,荡涤胃肠积滞,清泻血分实热,亦无收缩胆囊作用。但上三药相伍为方,却产出较强烈的收缩胆囊作用,用于治疗胆囊诸症。

 

这种整体性功效,在各类中药和方剂中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表现的具体形态又多种多样,复杂、丰富、多彩,带有广泛的普通性。其实质就是中药和方剂中遵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我们要更好的把中药和方剂用于临床,根据症治的要求选用能够形成这种功效的中药,安排各味药在方内的地位关系,以“君臣佐使”关系为基础,通过“七情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产生出整体水平特有的功效。

 

|作者简介|

李春霞、石玉珍、范廷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济南 250033

 

来源:黄老斯人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