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头痛十法


头痛十法

作者:赵绍琴

 

头痛是临床上的一个症状,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应根据疼痛部位及患病时间长短的不同进行辨证。但就其类型而言,总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1、辛温疏散,祛风止痛

 

风寒头痛,多是暴然发作,疼痛较甚引及项背,有紧束之感,遇风凉则加重,身热恶寒,鼻塞流涕,时时作咳,无汗,周身关节作痛,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浮紧。用本法治之。

 

白芷6克,川芎6克,细辛1.5克,防风6克,荆芥穗10

 

加减法:

  • 如体痛较重时加羌活6克;若头顶疼重者加藁本5克;若两侧额角作痛时加柴胡6克、僵蚕6克。
  • 若舌红口干,有内热时,可考虑加生石膏,或黄芩、栀子。
  • 若有停滞时,可加焦三仙各10克、槟榔10克、枳实6克、鸡内金10克。

  

2、疏风清热,以解头痛

 

外感风热上扰清空,头痛恶风,时时头晕,身热口渴,咽红且痛,阵阵烦热,小溲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浮黄,两脉浮数。可用疏风清热方法,如桑菊饮之类。

 

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3克(后下),钩藤6克,连翘10克,白蒺藜10克,晚蚕砂10克,银花10克,芦茅根各10

 

加减法:

  • 若兼肝热上扰时,加清泄肝热之品,如龙胆草3克、川楝子10克、蝉衣6克、片姜黄6克。
  • 若热在气分,口干且渴者,加生石膏10克(先煎)。

  

3、疏散风热,苦泄清降

 

风热化火,内热炽盛,面红口干,烦渴引饮,头痛如裂,目赤鼻干,口舌生疮,便结溲赤,苔黄干燥,脉弦滑数。用苦泄清降法。

 

川芎6克,白芷5克,生石膏15克(先煎),薄荷3克(后下),桑叶10克,黄芩12克,白蒺藜10克,苦丁茶10克,大黄末1克(冲)

 

一定要配合:

1)清淡饮食。2)吃素。3)禁用一切刺激食物。4)要求体力煅炼。5)避免兴奋。6)保证睡眠8小时。

  

4、养血育阴以治其本,疏风清热兼祛标邪

 

阴虚血少,清窍失养,又兼风热上扰,头痛且晕,目眩,耳鸣,舌红而干,脉象细数。必用养血育阴兼清上焦为治。

 

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茺蔚子10克,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沙苑蒺藜10克,赤白芍各10克,生地黄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

 

加减法:

  • 若阴虚而肝热上扰时,当先清透肝经风热,加蝉衣6克、僵蚕10克、川楝子6克。
  • 若属阴虚热灼,可加甘寒育阴之品,如:沙参10克、玉竹10克、石斛10克、阿胶10克。
  • 若苔黄便秘时,加花粉10克、焦三仙各10克、瓜蒌仁10克、桃杏仁各6克。

  

5、滋养肾精,填补髓海,以止头痛

 

脑为髓海,肾家主之,肾阴不足,肝阳上扰,下虚则上实,故后脑作痛,兼或耳鸣,腰膝无力,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舌红,脉细弦。用补肾填髓方法。

 

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沙苑蒺藜16克,芡实米15克,黑桑葚15克,楮实子12克,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生牡蛎10克(先煎),杭菊花10

 

加减法:

  • 如兼中焦胃热,可加苦泄折热之品,如黄芩10克、栀子6克。
  • 如下虚与胃肠滞热并存时,先用疏调中焦之品,后议填补。

  

6、平肝息风,潜阳缓痛

 

素体肝阴不足,肝阳独亢,恼怒之后,头痛即发,心烦梦多,面赤口干,便闭溺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有力。必用平肝潜阳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于下列二方中选一。

 

1、羚羊角粉1克(冲),钩藤10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生地10克,茯神10克,白芍10克,川贝母3克(研),玉竹10

 

加减法:

  • 若肝热便秘时,加入清泄肝火之品,如龙胆草3克、黄芩10克、栀子6克、川楝子6克。

 

2、晚蚕砂12克,菊花10克,钩藤10克,川楝子12克,黄芩10克,柴胡3克,炒皂角子6

 

加减法:

  • 若大便干结时,先用通便方法,当归龙荟丸之类。
  • 若血虚阴分不足时,可加和阴凉血之品,如白头翁10克、炒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鬼箭羽10克。(编者注:一般认为地榆、槐米生用能凉血,炒用多用于止血。)

  

7、清化痰浊,以缓头痛

 

痰浊头痛,多由嗜酒食肥而起,体丰痰盛,头痛沉重,周身酸懒,恶心欲呕,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痰湿蒙蔽清阳,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化痰湿为治。

 

半夏10克,胆南星10克,天竺黄10克,钩藤12克(后下),陈皮6克,夏枯草10克,黄芩10

 

加减法:

  • 若痰热化火,脉象滑数时,当以苦泄为主,加黄芩至12克、马尾连10克、竹茹10克。
  • 若有食滞中阻时,可加消导之品,如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克。

  

8、益其气以升清阳,补中焦而求缓痛

 

气虚头痛,朝重夕轻,自觉头内空痛,休息后减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动则气促,过劳尤甚。用补中益气方法。

 

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炙草3

 

加减法:

  • 若属气虚较重时,方中重用参、芪,并可加鹿角胶10克、鹿茸粉1克(冲)、桂心粉3克(冲)。
  • 如下元不足时,加用填补之品,如补骨脂10克、桑寄生15克、芡实米20克、黑桑葚10克、川续断10克。

  

9、活血通络,祛瘀缓痛

 

脑震荡后遗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瘀血头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面色黑浊,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多沉涩。可用本方治之。

 

川芎30克,赤芍12克,桃李仁各10克,生地15克,柴胡12克,红花3克,土鳖虫3克,熟地15

 

加减法:

  • 若舌苔厚腻时,加焦三仙、鸡内金之类以祛胃肠之滞。
  • 若痰火郁热较重时,加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礞石10克、大黄3克。

  

10、活血逐瘀,疏风清热,以缓头痛

 

治疗顽固性头痛,如三叉神经痛之类,可用本法,方中重用川芎以活血疏风,并有止痛功能。

 

川芎40克、白芷3克、黄芩6克,炒地榆10

 

加减法:

  • 若血虚肝旺时,可减川芎之量,加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5克。
  • 若属肝阴不足,肝火偏旺时,可合入丹栀逍遥散,甚则加白头翁10克、炒槐米10克、牛膝6克。

 

|作者简介:赵绍琴

来源:《赵绍琴临证400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