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现代人的5种养神的方法


yangshen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学习、工作压力大,通过本文中适合现代人的5种养神的方法来调节精神情志,从而治未病保健康。

       

       在当代,人们对健康从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健康不仅意味着生理上的无疾,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健康的心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通脏腑的。《素问·阴阳应象论》指出:“入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人精神活动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并以之配五脏,称之为“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惊)。因此,正常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充盈的反映。由于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关,如果情志活动过度,不如以调节,就会直接损伤脏腑的气血阴阳,引起机体的气机逆乱。中医学将此归纳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些均说明情志活动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均可使脏腑气血异常,导致疾病而影响寿命。

       因此,在中医文献中,“养神”“摄神”“调身”等内容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来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治未病的目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一、恬静淡泊以保神

       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躁动则劳心扰神,必然损害脏腑,轻则萌生疾病,重则催老减寿。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恬淡”意为心境安宁;“虚无”即心无杂念之意,亦为养心之要。养心必须清心,清心就须寡欲。人若整日忙碌于实现不了的私欲,其结果所愿总是不遂,所求总是不得,必致心情不悦,相火引动,耗散阴血;若“志闲少欲”,淡处人世,自然内不生火,气顺血充。因为私心、嗜欲出于心,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不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为名利是务,经常处于愤怒、忧郁、悲伤、失望等情态变化之中,日久必会扰动心神,破坏心神的清静而影响健康。

       若能心无妄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千金方·养性·道林养性》),常知足,少贪求,无杂念忧患,无嗔怒之心,正确对待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减轻思想上的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人心胸开阔,襟怀坦荡,从而保持心神的清静内守,促进身心健康。正如孙思邈所言:“不以事累意,不临时俗之仪,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卷》说:“清静二字,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快乐

二、愉悦自得以守神

       愉悦自得就是常怀乐意,性情开朗,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使自己能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面前,做到神悦而不恼,心悦而不烦。乐观开朗是调养精神活动的良方,其能够对抗恶劣情绪的危害,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人们在愤怒、紧张、惊恐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加强,呼吸和心跳速度加浃,肌肉紧张,这不仅损害身心健瘴,还会让人冲动,做出平时平静状态下不会做出的傻事来。为此,美国心脏病专家威廉医生建议人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让亲近你的人配合你一起制怒;

       ②要经常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理解他人的行为举止;

       ③要善于自我解嘲,多点幽默感;

       ④生活中要真诚待人;

       ⑤被人误解时不要痛斥他人,让事实说话;

       ⑥不要怨天尤人,要善于遗忘那些曾经经伤害过你的人和事;

       ⑦改变自己的脾气,从现在做起。

       《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亦可以吾数。”说明安静乐观能够促进形体健壮,精神内守,享尽天年。乐观之所以能促进健康,是因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证治百问四卷·痨瘵》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

       乐观情绪对人体生理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喜能战胜诸多不良情绪,有利于神气和畅;二是喜能促进气机的畅通,改善营卫气血的循环,从而确保脏腑组织的营养。神气调,气血畅,则生机旺盛,身心健康不衰。

       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必须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定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不要自大也不要自卑。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懂得人的地位高低、生活享受都是无止境的。不知足者会徒增烦恼,自讨苦吃,只有知足者便觉快乐,这样才能随遇而安,宽怀自遣,感到心理上的满足。 四季

三、顺应四时以畅神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神志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春,“在志为怒”,夏“在志为喜”,秋“在志为忧”,冬“在志为恐”。因此,摄养精神也要顺应一年四季阴阳之气的自然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1.春天——乐观开朗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入的精神情志活动也要顺其生长之机,舒展条达,乐观开朗。正如《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所说:“春日融合,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

2.夏天——充沛饱满

       夏天,阳气最盛,万物蕃秀,开花结果,故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应充沛饱满。不要厌恶夏日气候的炎热,“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我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也(《摄生消息论·夏季摄生消息》)。”

3.秋天——平静安定

       秋天,万物平定,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肃杀之气降临,景物萧条。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应随之收敛,以保持安定平静。

4.冬天——收敛内伏

       冬天,阳气潜藏,阴气最旺,寒气凛冽,万物生机闭藏,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亦应顺其闭藏之气,内伏而不外露,不可轻易耗泄。

 

四、顺志节志以和神

       人的情志活动,如喜怒哀乐皆应保持安和适中,情感的发泄也要有节、有度,不宜太过。情不可不动,亦勿令过,情态活动贵在调和适中。百事临头,难急交加,都要自制隐忍,沉着镇静,即不为一得而过喜,也不为一失而过忧,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正如清代医家费伯雄在《医醇謄义·卷二·劳伤》中更明确地说“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与有?”

 

五、养性移情以怡神

       在人生漫漫路途中,令人失意、沮丧、悲伤、烦恼、愤怒的事常常有之,再加之每个人的心理耐受能力、精神、意志和体质各方面的差异,故要在情绪的波澜中经常保持平静与坦然的心境,就必须学会移情养性。

       所谓“性”,即是指人的性格和情操。人的性格豁达与否,情操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情志变化的生理活动。大凡高寿之人,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相反,急躁、固执、多疑、善虑、懦弱、孤僻等性格,常常是情志激变的基础,产生疾病的土壤,甚或是早天的原因。因而养性就是加强性格修养,自觉地培养高澎的道德、理想、情操,做到养性怡神,所谓“养生莫若养性”。

       养性除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外,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寻找自已的精神寄托,陶冶自己的性情。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在吸收了古代哲学思想中儒道两家的养神修身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调七情、重养神的心理养生思想。现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极易罹患各种疾病,与其等到发病时花钱费时治疗,还不如提前及早运用上述调情志、养精神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简介︱

马晓北,回族,宁夏吴忠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养生理论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

 

来源:调七情,重养神,治未病 [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11),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