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00 春末夏初       春末夏初,气温开始升高,降雨增多,空气湿气大,天气变化莫测。此时,正是一些常见病的易发期。在病发之前,一定要做好预防。

 

1、谨防“桃花癣”

 春暖花开之时,正是“桃花癣”的好发季节。中医角度来看,桃花癣是指脾胃积湿、积热过度,或外感风热而致,治疗以清热为主,可用蔷薇硝。

医书记载:“蔷薇”枝可治秃发、叶外敷可生肌收口、花能清暑和胃止血、小量外用可治口疮;“硝”具消散、拔脓、祛腐的功效,对桃花癣有治疗作用。

选择具泻肺热作用的穴位来辅助治疗:

 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手掌大鱼际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易出现酸胀感。

01 泻肺热-001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热。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

02 少商穴-001

2、与抑郁说再见

 春季,精神容易犯困,多与抑郁有关。中医看来,春季抑郁是肝郁所致。肝气不疏,郁结不畅,会导致气血淤滞不畅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受干扰而导致疾患发作。还会使人经常生气发怒,情绪失控。

怎么治疗?核心在于调理肝的疏泄功能:

2.1远眺。

可起到舒缓和振奋精神的作用。心情放松,就是舒展肝气。

2.2梳头。

最好用牛角梳或木质梳,或以十指代替梳子。
梳头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养生保健方法。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梳头能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

2.3按摩十宣。

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正中,左右共十个穴。宣即宣泄,《灵枢》说“病在脏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昏聩为“病在脏”,所以刺激井穴最能调节情志。

按摩十宣穴方法:用拇指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每次不超过5分钟。也可用牙签以适当力量按压,时间约3~5分钟。还可用“十宣”从额头往后脑方向点扣,既刺激十宣,又提神醒脑,是治疗脑神经衰弱头痛、抑郁症,失眠的常用方法。

03 十宣

2.4 饮食调理:银耳百合糯米荆花蜜粥

04 银耳百合糯米荆花蜜粥-001

原料:银耳20克,百合50克,玫瑰花15克,糯米40克,荆花蜜10克。
方法:

1.银耳、百合、玫瑰花洗净,温水泡发30分钟后加足量开水,煮沸15分钟后加入糯米。
2.武火煮沸5分钟,改文火熬煮30分钟。
3.待粥温度下降至60℃左右,加入荆花蜜,和匀即成。

用法:早晚餐前温热服一碗,7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除烦,平补肺脏,疏肝理气,醒脾安神。
注意:便秘之人需少量服用。

银耳:滋阴除烦,润肺燥、补肾阴;百合:有安五脏、益神志、补心脾的作用。

玫瑰花:春天里遍地都是,且特别新鲜,它如同神来之笔,让此粥芳香通窍,同时疏肝理气、醒脾安神。荆花蜜:润肠通便效果好,且入口久久留香,回味无穷。

05 玫瑰花-001

3、治痔疮敲长强

痔疮,是湿与热凝结成的产物,一旦成形会影响到内分泌,让人的脾气变暴躁。

痔疮的几种成因:

经常喝酒。酒性湿热,湿热的特点是往下跑,即“湿热下注”,肛门位于身体下部,所以湿热喜欢聚在那里;
蹲厕太久。每天蹲厕超过5分钟,肛门总处在充血状态,易致痔疮;
不喜运动。椅子比老婆都亲,一天到晚都不挪窝,坐久了也易得痔疮;
饮食不当。吃油腻、辛辣的东西多,或者便秘久了也容易得痔疮。

点穴调治法:

八髎穴:是一个局部区域,在尾骨上面、腰椎下面这一块区域。患有痔疮的时间里,连续搓热八髎穴,轻轻拍打,一次拍打两三百遍,可以使八髎穴的气血循环通畅,改善肛门静脉充血,对痔疮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06 八髎穴-001

长强穴:有一个穴位专长于治疗痔疮,叫长强穴,“治痔疮点长强”,经常点按或刺激长强穴。长强穴在尾骨,脊椎最下面的骨尖位置。

经常用食指去按揉,按揉几分钟,再轻拍这块区域,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肛门静脉充血,对缓解痔疮状况有非常好的疗效。

三次一组,每早晚各练一组。练完后起身,双手半握拳,敲打长强穴5分钟。既可以治疗痔疮,还可以锻炼腹肌,增强腰腿力量。

在这个体式中,只有尾骨一个支点,全身都处在收紧状态,可以按摩到腹部内脏。

 

来源:佛医堂,转自武郎中微信号/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