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了,你家宝宝适合“三伏贴”吗?


 

       三伏期间人体皮肤温度最高、湿度最大,毛孔开放程度最高,在此时选取特定穴位进行贴敷,所贴药物最容易经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生病的部位,起到增强宝宝抵抗力的作用。

 00 三伏贴

编者按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三伏贴是三伏天下的一个传统的中医治疗法。为了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许多家长也给宝宝贴上了三伏贴,可是你是否确定你家宝宝适合“三伏贴”,是否用对了方法?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给宝宝贴对“三伏贴”,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伏期间人体皮肤温度最高、湿度最大,毛孔开放程度最高,在此时选取特定穴位进行贴敷,所贴药物最容易经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生病的部位,起到增强宝宝抵抗力的作用。对减少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减轻病情也有一定帮助。

 

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第1天均为庚日,而肺在五行属金,庚亦属金,所以三伏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最为明显。如果宝宝或成人患有哮喘、反复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选择三伏贴治疗。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也就是说,同一种疾病,会有不同的症型,因此并不是所有反复咳喘的宝宝都适合三伏贴治疗。三伏贴对寒痰犯肺型咳喘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平时脸色发白、怕冷、四肢凉、爱出汗的阳虚体质的宝宝最适合选择三伏贴治疗。

 

6个月以上的宝宝即可进行贴敷治疗。通常选择肺腧、膏肓、定喘、膻中、大椎等穴位进行贴敷。这些穴位主要集中于宝宝的背部和胸部。宝宝一般每伏贴1~3次,三伏共3~9次,每次根据宝宝年龄贴3~6小时不等。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确定宝宝的贴敷时长。正规的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科、或中医诊所大都提供三伏贴治疗。妈妈可事先咨询当地医院,再选择合适时间带宝宝就诊。

 

通常认为,三伏第一日为最佳治疗时间。但理论上讲,三伏贴是利用整个三伏节气的气候特点来发挥疗效的,只要在三伏期间应用都能达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提前或错后一两天疗效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第一贴没有贴,也可以直接贴第二贴,只要在三伏期间进行贴敷都会有一定疗效。

 

需要说明的是,三伏贴目前公认的疗程是30天,也就是三伏(一伏10天),一般要连续贴3个疗程,也就是3年。冬季反复咳喘的宝宝,夏季大多症状很轻或无症状,妈妈不可根据夏季宝宝的咳嗽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治疗。三伏贴治疗属于预防性治疗,疗效不是立竿见影,而要到冬季才可观察的到。只有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宝宝有发热、咽痛等身体不适,应暂缓贴三伏贴。贴敷时,如果宝宝局部皮肤出现明显疼痛、烧灼感,或贴敷处出现红疹、水疱等过敏症状,也应立即停止外敷,揭去药膏。

 

另外,贴敷治疗前,最好给宝宝洗个澡。贴敷当天要避免吹空调、电扇。因为出汗过多容易导致药膏脱落,因此贴敷时最好给宝宝穿宽松且透气性好的衣服,并提醒宝宝不要剧烈运动。宝宝每次敷贴一般持续3~6小时,在此期间建议不要洗澡。贴敷后不要给宝宝吃牛羊肉、桂圆、荔枝、芒果等热性水果,冷饮和油腻的食物也最好不要食用。脾胃虚弱的宝宝还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量。 还有的宝宝总是自己撕掉药贴,这样会影响疗效,建议妈妈首先要确定宝宝撕掉药贴是否是因为感觉不适,排除不适的可能后,就需要尽量利用其他有趣的事情转移宝宝注意力,让宝宝不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贴敷这件事儿上。

 

(文章注释: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源自于清朝。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中医学观点认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若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01 医生和孩子

(三伏贴的配方分享)

于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此时阳气生发。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注:幼儿使用的三伏贴请咨询医生

 1、哮喘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 取穴:神阕、涌泉,药物: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取穴:肺俞、百劳、膏肓,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还有很多寒性疾病,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配方! 

 

药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或醋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主要计算好用量,比如哮喘 取穴有3个穴位,每个穴位有2个(一对)共计6个,每个穴位只需要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即可。你们自己家用按分量计算,根据比例减少即可。我提供的处方药量,一个人用不完的,适合门诊,如果按三伏贴,一年只要贴三次,想要加强,再增加2次。

  

来源:辣妈秀生活/编辑整理: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