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您是否看了9.3大阅兵?是否对受检队伍中的老兵们影响深刻?这些英雄的老兵们在年轻时保卫了中华,现在大多90以上高龄,但他们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一般而言,40岁以后脑细胞减少,您是否知道该如何让大脑慢慢变老,做个年轻的老人吗? |
【受访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 李海聪
白发和皱纹是看得见的衰老,一些看不见的衰老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人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机能会逐渐退化。科学研究显示,人到40岁以后脑细胞数目会逐渐减少,50岁可减少20%,70岁后减少20%~30%。同时,脑的重量也越来越轻,正常人脑重约1500克左右,而80岁老人的脑重量比其减少10%左右,出现“脑萎缩”。
人脑中,大脑掌管着语言、思维记忆及计算等活动,而小脑则控制着人体的动作与协调能力。当大脑和小脑无法正常运转时,会指示“失灵”,人的表现也会有些异样。
记忆障碍。对时间、地点、内容的认识及判断力下降,如经常遗失物品、健忘等。
性格、行为的改变。生活习惯刻板怪异,不喜欢与人交往;性格急躁,言语增多或重复啰嗦,常因一些小事而纠缠不清、没完没了等。比如,有时在街上会看到一些“较真儿”的老人,对年轻人而言,要给予理解和关怀。
智力减退、痴呆。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甚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出门后不记得回家的路等。
“这种‘失灵’一方面是因脑容量缩小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功能出现病变造成的”,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老年病科主任李海聪说。如果是前者,不需要过度担心,人的年纪越大,身体机能也会相对衰退,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爱健忘等属正常现象,完全可以用日常经验或推理分析能力来弥补记忆力减退的不足,一般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后者则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脑血管病往往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脑血管病发作一次,病情就会加重。
李海聪强调,对于脑萎缩,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良策,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让大脑慢慢“变老”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远离吸烟、酗酒。这些是造成大脑萎缩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酗酒,对记忆力的损伤非常严重,老人应尽量远离。
多吃健脑食品。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适量补充谷类、鱼类、蛋类、瘦肉、坚果等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的食物。同时,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做饭时少放油、盐、糖等调味品。
勤做脑部训练。俗话说:“脑子越用越活”。平时可采用记数、拼图、背诵诗词等方法进行脑力训练,尽可能地记住所学的内容,并在脑中回想。
豁达乐观的心态。衰老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抵抗。虽然年老,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多和社会接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的体育锻炼。为增强机体各系统功能,保持其协调性,日常可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游泳、登山、踢毽子、抖空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积极防治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危害心脑血管的“隐形杀手”,也是导致脑萎缩的关键诱因。因此,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应做好脑萎缩的预防工作,避免两种病相互恶化。
》》编者续
中医认为,脑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有“元神之府”之称。脑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 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人在出生以前,形体皆具,形具而神生,此神即为元神。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死。所以脑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是生命活动的要害之所在。
- 主藏元神: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属于脑统辖,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语言清晰,思维灵敏记忆力强,情志活动正常。反之,则出现精神萎靡,反映迟钝,记忆力下降,狂躁易怒或神识错乱,或意识不清,甚或昏迷、或晕厥等症。
- 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此外,脑为元神之府,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髓充盈,则肢体轻劲有力;脑海空虚,则胫酸乏力,懈怠安卧。
五脏中,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脑髓不足,髓海失养,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至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症。
由此可见,中医同样认为脑是非常重要的,养脑需要从养肾做起,点击阅读“肾气足,百病除,补肾十法”。
来源:科学网牛登科博文,转自转化医学网,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