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藏象全息养生


00 爱肝脏

       肝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肝的排毒功能减弱时,人体的毒素就会越积越重,导致长斑、长痘、脱发、油脂过多、失眠、乳房肿瘤等问题,因为肝的一大主要功能是肝主疏泄,就是疏通和发散的意思,它能保证全身的气血运行通畅,不淤不滞,气通畅情绪也顺畅,所以养护好自己的肝脏很重要。春天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候,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肝的藏象全息养生及四个保健特效穴位~~

 

肝的藏象全息养生

 

        中医认为肝与爪筋、指甲、眼睛是一家,肝是主宰,所以这些方面的养生保健,都应从肝着手。先来问几个问题,看你是否知道中医是如何解答的。

 

指甲的保养为什么要从肝着手?

 

        人的肝气应于体表的爪,其充在筋……通于春气。肝开窍于目,肝气之盛衰在外,反映于爪、筋及眼睛。气血的盛衰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所以要保养指甲首先要养好肝,当归、枸杞炖肉都是养肝的办法。

 

◎为什么养眼要先养肝?

 

        因为肝开窍于目,所以,要保养眼睛首先要保养好肝。反之,久视则伤肝,所以用眼过度对肝同样不利,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内脏和体表在生理病理方面都互为因果关系,这就提示在保健养生方面也应该内外统一。

 

        养肝明目最好的药食是枸杞、当归,单独煮水或炖肉均可,杞菊地黄丸是首选中成药。

 

◎眼睛保健的奥秘

 

        第一,眼睛是人体的重要信息站。

 

        全身健康,眼睛才能明亮。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而且是体内脏的外使。眼睛是人体的重要信息站。眼睛虽然是人体的一个小部分,却与整个五脏六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视力减退多是气血虚。

 

        因为眼睛位于全身高巅之地,只有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才能正常,所以保养眼睛的第一要义是保持不贫血、不气虚。

 

        血虚的特点:面色、爪甲苍白,头晕眼花,视力减退,乏力,舌质淡,脉无力。

 

        气虚的特点:面色无华(少光泽),气短、乏力,脉弱。

 

        血虚的人就应服当归炖羊肝。气虚的人就应服人参炖肉。

 

        第三,养目要先养肝。

 

        眼睛受肝的涵养,眼睛昏花多是肝虚所引起。肝的经络上注于目,所谓肝受血而能视,所以肝不好的人,眼睛也受到连累。《黄帝内经》说:五十岁,肝气始衰。所以年过半百的人,眼睛就开始不好了,补养的办法是常吃动物肝脏。当然一次不能吃多,否则胆固醇又高了。可常服杞菊地黄丸,肝肾同治,因为肝肾同源。

 

        第四,视物昏渺要查肾、胆。

 

        瞳仁是眼珠中的黑眼球,瞳仁属肾。肾又通于胆,肾胆同源,所以肾亏胆汁不足引起瞳仁失于濡养,当然就会出现视物昏渺了。

 

        第五,眼睛能预报百病。

 

        眼睛是全身的一面镜子,可预报百病,还可预报绝症。尤其虹膜最能早预报疾病。虹膜是人体脏腑的袖珍全息图。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小小的器官上,竟藏有人体数以百计的器官投影,而且病理信息在临床证候出现前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已出现了。

 

养肝常按摩四要穴

 

        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肝经上四个穴位,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01 足厥阴肝经

穴位名称:大敦(井木穴)

 

        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

 

        “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

 

        中医讲肝藏血,所以肝经上的大敦穴能治疗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经过多等。处理大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穴位位置

        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02 大敦穴

主治疾病

        大敦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古代的医家一致认为此穴是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

 

        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同时,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穴位名称:行间(荥火穴)

 

        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穴位位置

        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03 行间穴

主治疾病

        “荥主身热”,行间属火,行间是散心火的,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

 

        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使用体会

        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次。

 

穴位名称:太冲(俞木穴)

 

排毒:揉太冲穴

 

穴位位置

        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04 太冲穴

独特功能

        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这是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也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发烧上火,太冲能去热;身体虚寒,太冲可增温;月经不调,太冲善调理;阳瘘遗精,太冲能改善。

 

        慢性肝病的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诸病寻它皆有效,没事常揉体自安。

 

特效人群

        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的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使用体会:

        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月经不调:

        很多女性月经总是提前或者延长,老没规律,月经的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这是因为肝脏的问题,肝有热所致。治疗方法点揉太冲穴,每次3-5分钟,时间是在经期来临之前几天。

 

穴位名称:中封穴(经金穴)

 

        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么呢,当然要封人体精血,使之不致轻易耗伤。肝藏血,肾藏精,许多人长年遗精,吃诸多补肾、固涩之药而无效。原因是不知补肾亦当补肝,只因自古皆言“肝不受补”。

 

穴位功能:

        “中封”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处为约束),所以此穴能够抑制肝火过旺。金有肃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窍开则精窍闭”,正是固精之妙法。

 

穴位位置:在足内踝前一寸。

 05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

主治疾病

        泄肝火、固精﹔善治脚软无力,步履艰难之症,配合足三里,效果更佳。《医宗金鉴》“中封主治遗精病,三里合炙步履艰。”

 

        注意:揉的时候要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可千万别揉反了。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