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


00 拉筋

      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用扫描电镜甚至可以观察到细胞的表面结构。但是对于占我们体重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骨骼肌等组织(“筋”)却缺乏应有的研究。

     胥荣东医师认为目前国内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进行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在实际上真正需要手术者极少,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针灸、按摩、内服汤药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因为这些病主要是“筋”出了问题~

经筋是什么?

 

         大家一说到“筋”,马上就会联想到肌腱,比如大家平时去菜市场买肉时会说:我买牛蹄筋儿!其实,医学意义上的“筋”不只是肌腱,它还包括骨骼肌及韧带等附着在骨头周围的软组织等。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游泳时小腿肚子突然抽起来,大家几乎都会说小腿肚子“抽筋儿”了,在农村还有人会说小腿肚子“转筋”了,“转筋”是《灵枢•经筋》篇中描述经筋病的专业术语,这里的“筋”显然指的不是肌腱而是骨骼肌,可谓“礼失求诸野”。还有喜欢养生的朋友都知道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易筋经”。“易”是改变的意思,“易筋”就是指改变我们僵硬紧张的骨骼肌,使之柔韧而富有弹性。

 

         大家对中学课本《荀子•劝学》中的“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句话几乎耳熟能详,类似的语句在战汉时代很常见。比如《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筋”和“骨”同样重要。

 

         “筋”的重要性,我们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到: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可见“筋”和“骨”是同样重要组织,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骨正筋柔”的话,那我们就有可能“长有天命”。

 

         《黄帝内经•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中,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由少而壮而老的整个发育过程:

 

          “(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也强调了“筋”和“骨”的重要性。《灵枢•经脉》篇开始就论述到: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说明“筋”和骨、脉、肉及皮肤等人体组织同样重要。

 

         类似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随处可见,比如《灵枢•本脏》篇写到 :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到: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经络是什么?

 

         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十分神秘,有些朋友还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武林盟主修炼小周天、大周天打通任督二脉使武功变得高强等等。

 

        小周天本义指地球自转一周,后被内丹术功法借喻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沿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泥丸,再会至舌尖,与任脉相接,沿胸腹正中下还至下丹田。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

 

        大周天则是练气化神的过程,使神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其内气循行,除沿任督两脉外,也在其他经脉上流走。笔者修炼周天功法三十余年,受益匪浅,深刻地理解了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所说的“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

 

        问题是,在《黄帝内经》一书里,经络原本是什么概念呢?这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下经络理论的本来面目,这样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经筋理论。

 

        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这在中医所有的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异议。比如在李鼎教授主编的针灸推拿系教材《经络学》中写道:“经脉、络脉,简称经络。”石学敏教授主编的中医药类专业用教材《针灸学》中写道:“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筋的学名叫“经筋”,因为它和经脉同样重要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了解的“筋”,可在传统中医最权威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筋”的地方,多会在前面冠一个“经”字,称为“经筋”。这“经筋”又如何理解呢?

 

        《说文解字》:“经,织也。从糸巠声。”“经”字的本意是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大家知道,织布前必须首先在织布机上固定好经线,而经线是纵向排列的。因此,所谓经筋,指的是人体中“筋”的走向,它们大多是纵向分布的。

 

        经筋的另外一个更重要含义是说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在《灵枢》一书中专门有《经筋》篇,和《经脉》篇相提并论,说明经筋和经脉、络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经络)同样重要。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态及运动功能、维护经脉正常运行气血的作用,此外经筋还具有保护人体内脏的功能。

     

 “筋”字的小篆写法

 01 筋字

         “筋”的小篆 ,由  (竹)、 (肉,身体)和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造字本义:像竹子一样坚韧能够产生力量的肌肉。

 

         《說文解字》解释说:“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凡筋之屬皆从筋。 ”  

 

         筋是肌肉的力量来源,字形采用“力、肉、竹”会义。在日语里还保留古汉语“筋”字的本义,比如“股四头肌”日语叫做“大腿四頭筋”。严格来讲,中医学的“筋”包括现代医学的骨骼肌﹑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等组织。我们口语常说,你哪根筋不对了?可见筋出了问题不仅会造成许多身体疾患,有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有什么关系

 

         在《黄帝内经》中,经筋与经脉是对应存在的,有十二经脉,就有十二经筋,它们的走行也大体相似。简单地说,十二经筋是包裹十二经脉的一些组织。用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大家就明白了。十二经脉相当于火车和汽车通行的隧道,十二经筋则是隧道周围的路基和穹顶等辅助的部分。如果隧道周围的山体有塌方,比如发生了地震或者塌陷,那么就会影响到隧道的通畅。就像汶川大地震,其中有一个隧道因为塌方所以整条道路都不通了,物资也没有办法及时运进去。这就相当于身体的十二经筋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塌方”了,那隧道(经络)就不通了,气血也阻滞了。

 

         长此以往,身体某些部位的营养供应得不到保证。所以说,通道固然很重要,但是通道周围的组织一旦有异常,通道也会出问题。反之,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假如经脉中气血亏虚或者其本身出问题了,那么经筋就得不到濡养,它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经脉与经筋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十二经脉能否发挥正常功能有赖于十二经筋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灵枢•经筋》篇中每条经筋有关治疗原则的文字基本上都是“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中的“燔针劫刺”指的是用火针快速针刺,“以知为数”说的是以患者出现针感为标准。

 

         关于 “以痛为输”,唐代医家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注释道:

 

        “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故曰:筋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以候痛也。《明堂》依穴疗筋病者,此乃依脉引筋气也。”

     

         这说明经筋病主要是在有病变的经筋也就是“筋结”局部治疗,而不用像内科病一样去寻找远端腧穴。相同的观点还见于《素问•长刺节论》篇,其中有“刺家不诊,听病者言”的著名论述。

 

         上文中所说的“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是和经脉相对而言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经脉是“中有空,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的,这就是经筋和经脉的本质区别。因为经脉“中有空,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在当时是个常识。

 

链接: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结聚于关节、骨骼部。各经筋在循行途中还在踝、腘、膝、股、髀、腕、肘、臂、腋、肩、颈等关节或骨骼处结聚,特别是足厥阴经筋,除结于阴器,并能总络诸筋。

 

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共同组成经络系统,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编者按

经络是什么,学术界现在还有诸多争议。但筋是摸得到的,如果有异常,我们通过检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比如筋结疼痛等,易发现,也易调整。所以养生也好,治病也好,从“筋”来入手往往更容易把握。把筋的功能调节正常,人体就会保持健康的状态。

 

︱作者简介︱

胥荣东,医学学士。现任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擅长以针灸及中药为主治疗颈椎病(颈型、椎动脉、交感型及神经根型)、脊柱相关疾病、内科杂症及各种痛症。

曾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及北京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班等的针灸课授课任务,并带教其临床见习及实习,曾多次担任进修生及留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已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养生科普文章30余篇。已出版的著作有:人民军医出版社《大成拳养生功法》、宗教文化出版社《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拳》,均已再版。

荣获2008年度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称号。

 

来源:胥荣东主任医师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潇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