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辣椒很早之前就有药用记载。辣椒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考古学家估计,早在公元前5000年美索亚美利加人(玛雅人)就开始吃辣椒了,而传入中国,最早记载是明朝末年。据研究,辣椒能温中健胃,散寒燥湿,发汗等,具有杀菌、防腐、调味、营养、驱寒等功能,在日常菜谱中加入一点辣椒,对身体的健康大有益处。今天跟着傅维康老师认识辣椒的历史与应用。 |
辣椒——辣味主要来源之食物,世界上喜食辣椒者不计其数,就中国而言,民间流传着“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的说法,也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之说。总之,湘、川、黔三省,大多数人以嗜于和敢于吃辣椒著称。其实,中国人嗜吃辣椒者,还有江西、湖北、广西、云南、安徽等省众多居民,也都喜食辣椒,世界各国都有不少人以辣椒烹调菜肴,可以说,喜食辣椒者大有人在。
辣椒为一年生茄科植物,根据植物学者与考古学者考证,良种辣椒起源于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北美洲南部热带地区。约在距今三千年至一千七百年前,居住生活于中美洲和北美洲南部的玛雅(Maya)民族和阿兹特克(Azetec)民族已食用辣椒了,后者还把野生辣椒移植,改变为人工栽种。
古代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加工做成的可可食品,辣椒粉往往作为佐料之一。后来,生活于北美洲西南部的墨西哥(Mexico)居民也是喜食辣椒者。公元1492-1502年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 Colombo,约1451-1506)获得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FernandoⅡ,1452-1516)资助,率船队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中南美洲一些地方,他们从当地原住民的饮食习惯中,尝到了吃辣椒的风味,学到了用辣椒烹调食物的方法。他们返回西班牙时,带回的物品之中有辣椒种子,辣椒因此被引种到西班牙,后来,辣椒良种逐渐地被引种到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从中国现存古代文献看,辣椒良种传入中国约在明代万历年间,最早见载于高濂的《遵生八笺》(1591),书中把从南洋群岛传入中国的辣椒称为“番椒”,写道:“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正因辣椒“甚可观”之特点,所以它在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曾被作为观赏植物,清代进士朱筠(号笥河,1729-1781)把自己书斋名为“椒花吟舫”可资佐证。清代诗人黄景仁(1749-1783)曾经专访“椒花吟舫,他所写的《访吴竹桥》中,有“朝吟椒花舫,暮觞紫藤架”诗句,作者自注:椒花舫系朱笥河先生斋名。
辣椒之品种很多,被引种到中国许多地方后,不仅称“番椒”,还有海椒、海辣子、地胡椒、狗椒、斑椒、黔椒、秦椒、茄椒、辣子、辣火、辣角等名称。中国人民栽种辣椒,也不仅供观赏,更多是供食用。辣椒既可单独作菜食,更多的是作其他食物之佐料烹调,且菜谱之丰富,不胜枚举。四川人傅崇矩(字樵村,1875-1917)撰《成都通览》一书,推崇辣椒是川菜中的重要佐料,记述了诸多特色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详载于该书。
在有些缺盐地方,辣椒曾被居民作为食盐代用品。康熙三年(1664年)考中进士的田雯(1635-1704),后来担任过贵州巡抚,贵州古名“黔”,他所撰《黔书》之中述及贵州有些缺盐地方的居民,“当其(盐)匮也,代之以狗椒。椒之性辛,辛以代咸,只诳夫舌耳,非正味也”。所谓“诳夫舌”,即是用辣椒的辛辣代替咸味蒙骗舌头。另外,康熙年间贵州《思州府志》也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民族)用以代盐。”
辣椒传入中国后主要是供食用,故中药文献论述其药用资料不多,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说辣椒消宿食、开胃、除腥气。其后,《药性考》说辣椒“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辣椒种类繁多,依辣味浓淡可分为辣椒、甜椒两大类。据学者研究分析得知,辣椒的辣味主要是辣椒果皮和辣椒籽中的辣椒碱所产生,福建、浙江接壤地区的畲族民谣:“番椒若辣连籽辣,猪油若香连渣香。”生动地表述了辣椒籽的“辣威”。辣椒碱是辣椒素中的主要成分,它对口腔与肠胃道产生的刺激作用,使唾液和其他消化液分泌增加,提高淀粉酶活性和食欲,并且还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肠道内异常发酵。
红辣椒富含辣椒红素、胡萝卜素,它和青椒都含有防御癌肿重要作用的多量维生素C以及可观的硒元素;此外还有维生素B6、柠檬酸、苹果酸、纤维素、钾、磷、铁、镁等。进食辣椒,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血脂、减少发生血栓和风湿性关节炎等。寒冷季节,用辣椒浸液适当涂抹手、脚皮肤,有预防冻疮效果。有研究者认为,辣椒素能刺激人体产生“内啡肽”,起到减轻痛感和产生轻微欣快感作用。
辣椒对人体虽有不少益处,但辣椒碱有强度刺激性,过食辣味重的辣椒,口腔、食管与胃肠道受到强烈刺激会引起口腔、食管等部位充血疼痛,进而导致食道炎、胃炎、胃痛、腹痛、腹泻或便秘、肛门烧灼刺痛等,因此,进食辣椒应适量,气管与支气管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眼疾、齿病、口腔炎、胃肠道疾病、便秘、痔疮以及皮肤病等患者,不宜吃辣味浓烈的辣椒,孕妇、产妇、幼儿也应慎食或不食辣椒。
数千年来,辣椒主要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近年来,学者们对辣椒进行深入研究后,获得了有关它的更多新知识,发现并发展了它对人类有殊功的多项用途。
据报导以辣椒素与凡士林等制成的单方软膏或复方软膏外用药,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疼痛、背痛、运动扭伤、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等,能获得一定效果。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确认,辣椒素对人体未发现毒性证据。用红辣椒研制成的“无味辣椒色素”,主要成分是辣椒红、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是安全天然的优质着色剂,可用于各种食品、药品以及口红、胭脂红等化妆品的着色。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提取高纯度辣椒碱晶体制成的戒毒针剂,是一种广谱而有高效的戒除吗啡、海洛英等毒品的新药,施用于多种类型毒瘾者,能取得一定的戒毒作用。再者,辣椒碱还具有镇痛的特性,近年有关方面研制成的辣椒碱针剂,用于癌症患者持续性剧痛的止痛,有一定缓解效果,并且此种针剂止痛不会成瘾。
此外,以辣椒素制成的无毒性驱虫剂,用于防白蚁、防鼠,已证实有实用价值。用辣椒素制成的“生物防污漆” ,作为船舶的涂料,能减少海洋生物附着于船舶的外壳。
如上所述,小小辣椒,用途广矣!
|作者介绍|
傅维康,男,教授,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主编《中国医史文物图谱》、《中国医学史》、《针灸推拿史》、《中药学史》等著作,为中华医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理事,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主任、医史博物馆馆长
来源:中医药文化2014第2期,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