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又称武山鸡、乌骨鸡,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在唐朝,乌鸡被当作丹药的主要成分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并沿用至今,比如乌鸡白凤丸。在家里我们也经常用乌鸡的煲汤功效进行养生,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乌骨鸡与哪些中药材搭配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
乌骨鸡,又叫乌鸡、药鸡、绒毛鸡、泰和鸡、武山鸡、黑脚鸡、松毛鸡等,属锥科动物,为我国特产鸡种。
用乌骨鸡治病,是我国独有的方法。当人们发现乌骨鸡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以后,立即被广泛用来调理治病,有的将其加工制成丸剂成药,有的将其炖煮服用,成为中药和食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关资料载称,唐代孟洗所著的《食疗本草》书中已有用乌骨鸡治新产妇疾病的加工方法。宋代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中首先出现了治妇人百病的“乌鸡煎丸”。历代医学几经修改处方,已有较大变迁。目前,市面出售以泰和乌骨鸡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妇科要药“乌鸡白凤丸”,曾获国家颁奖,畅销国内外。
此外,盛产乌骨鸡的江西泰和县泰和酒厂,酿制了“乌鸡补酒”,被列为国家礼品酒,闻名中外。北京乌鸡精厂生产的“中华乌鸡精”,含有1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各种虚损引起的头晕、腰痛、失眠、健忘、贫血、月经失调、身体虚弱等病症,有着显著的调治作用。
乌骨鸡的药用性能,在于其体内的黑色物质含铁、铜元素较高,对于病后、产后贫血者,具有补血、促进康复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鸟骨鸡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养育气血、退虚热、调月经、止白带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乌骨鸡几乎能治妇科所有疾病,同时还能治疗男子性功能低下、遗精滑泻等病症。在我国民间常用乌骨鸡滋补、治病的方法有:
1、阳虚咳喘、夜间转重:柚子1个,开顶盖,挖去果肉,将清洗干净的鸟骨鸡切成小块,置于柚子内,加少许水,不放食盐及调料,盖好、纸封、泥裹,柴火烤约4一5小时,待鸡熟透,去泥开盖,取鸡肉连汁食之。
2、咳嗽气喘:乌骨鸡1只,好陈醋1500-2000g(按鸡大小决定),把乌骨鸡去毛清洗干净,切碎,以陈醋煮熟,分3一5顿热吃。
3、身体虚弱、月经不调:乌骨鸡肉100g,冬虫夏草9g,当归9g。加水适量,共煮浓汤食用。
4、血虚闭经:乌骨鸡肉150g,丝瓜100g,鸡内金10g。同煮汤,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5、潮热盗汗:乌骨鸡1只,将当归、熟地、白芍、知母、地骨皮各10g,放入乌骨鸡腹内,用线缝合,煮熟后去药,食肉。
6、虚劳:乌骨鸡肉100g,淮山50g,冬虫夏草10g。加水适量,文火煮浓汤食用。
7、慢性咽炎:乌骨鸡蛋、木鳖子各10个。将木鳌子炼干,研末,蛋打入碗中,加木鳌粉,搅匀,文火蒸熟。每次各服用1个,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10次为1疗程。
8、产后恶露不净:乌骨鸡蛋2个,醋50mL,黄酒50mL。将蛋打散,与醋、酒一起搅匀,文火炖熟服用,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
9、脾胃虚寒、胃痛腹泻:雌乌骨鸡1只(1000g左右),将豆蔻15g,苹果6g炒焦,装入乌骨鸡腹内,扎牢,文火煮熟,饮汤食肉。
10、脾虚泄泻、消化不良:乌骨鸡1只,宰杀时,从肛门处开口,取出内脏,将党参30g,茯苓、白术各15g,豆蔻仁、生姜各10g,砂仁3g。塞于鸡腹内,缝合切口,煮熟后去药渣,食用。
11、虚损体弱:乌骨鸡1只,加水适量,文火炖熟,食肉饮汤。每日服用,早晚各食1次,每日服用,连用数只。
12、遗精、妇女赤白带下:乌骨鸡1只,莲子肉、糯米各15g,胡椒3g。放入乌骨鸡腹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空腹时食用。
13、妇女体虚、行经腹痛:乌鸡白凤丸,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用1丸。
14、反胃吐食:雄乌骨鸡1只,治如食法,入胡荽子250克于鸡腹内,煮食之。
15、老人中风,烦热语涩:雄乌骨鸡1只(切),葱白1握。煮羹,下麻子汁适量,五味调,空腹食之。
16、寒疝绞痛:雄乌骨鸡1只,牛地黄3500克,同剁,蒸之,取汁,温服。
17、肺结核中晚期、潮热不退、身体瘦弱:乌骨鸡肉100克,冬虫夏草1.5克,淮山药10克。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常食用。
18、北芪蒸鸡:乌骨鸡肉250-500克,切成小块,北芪30-50克,食盐,清水适量,文火蒸熟,食之。具有养阴益气、补脾生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精神疲倦、血虚头晕、气虚脱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子宫脱垂等病症。
19、人参炖乌鸡:人参10克,乌鸡1只,五花猪肉250克,调味品适量。先将人参切片;乌鸡去毛杂,剔去全部骨头,清洗干净,切块;再将鸡骨、五花肉和鸡肉同放锅内加清水、姜,文火煨3小时,至汤清味浓时过箩;过箩后,再倒入沙锅内,下鸡块和人参,加食盐、胡椒粉,味精和少量上等白酒煮沸,去浮沫,转文火慢慢煨炖,待鸡肉嫩烂,人参松软,即可食用。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定志,止惊明目,开心益智,益寿延年的作用。
20、乌鸡党参汤:乌鸡1只,党参50克,白术、茯苓各25克,砂仁5克,蔻仁、生姜各15克。先将乌鸡去毛杂,清洗干净。余药布包纳入鸡腹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熟,去药渣,食鸡饮汤。具有温中补虚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脘腹冷痛等病症。
21、北芪炖乌鸡:北芪20克,乌鸡1只,大红枣10枚,调料少许。先将乌鸡去毛杂,清洗干净,切块;大枣去核;北芪布包,同放炖盅内,加入沸水,隔水蒸4-6小时,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葱花等调味食用。具有补脾益气,滋阴养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气血亏虚之月经不调,心悸等病症。
来源:东方药膳(2009-3),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