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涉水,月经病也能从脚入


00 踩水

       立夏已过,很快就是芒种,炎热多雨的夏天也即将到来了。商场中色彩缤纷的人字拖、凉鞋开始成为鞋柜的主角,不过姐妹们是否知道“大姨妈”也会受脚的影响呢?吴大真老师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还不快快看过来?

 

脚受寒为什么会影响“大姨妈”?

 

        看见这个标题或许你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常常听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可是病从脚入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还是月经病,挺新鲜的。俗话说,病从寒起,寒从脚生。这时候平时喜欢穿着人字拖、凉鞋的姐妹们心里是不是也开始打鼓了呢?“我经常穿凉鞋、拖鞋,我的脚经常受凉,‘大姨妈’总是不守时,不仅如此,有时候来了之后也是打个招呼就了事,有的时候还令我痛不欲生,这些难道都是凉鞋、赤脚涉水惹的祸?”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一定会有不少的疑问,且听我详细地为你解释解释。

 

        中医认为,寒凝血滞阻碍血液流通引起月经不调。寒从脚下生,脚是周身百脉所聚之处,喜欢赤脚穿时尚凉拖的女性极易因此受寒着凉,导致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经期提前或延迟,甚至脏腑缺血而致痛经。

 

        脚远离心脏,又长时间下垂,血流缓慢,循环不畅,血供不足,且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差。而脚为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许多重要穴位都在脚部交错汇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最先感到冷的是脚。病从寒起,所以通常我们脚凉了都会影响到身体内各脏腑器官的正常工作。因此足部的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女性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姐妹除了爱穿凉鞋、拖鞋,下雨天的时候也是赤脚在雨中行走,由于脚部的特殊地位,这样直接带给脚部的寒凉都会无形中造成脾、胃等的功能减弱。就像一座大厦要想屹立不倒,就得要有强有力的根基。脚就是人的根基,脚健康,人站如松,走如风。根基要是不稳了,大厦能安稳吗?

 

        脚部受凉,寒邪循经而上,脾胃最易受到攻击。以前一个好朋友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出去玩的时候艳阳高照的,哪知道六月的天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到了下午就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幸运的是她随身带着伞,衣服倒没怎么淋湿。那天她穿的是凉鞋,就那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踩水回来了,当天晚上她就觉得肚子不舒服,第二天更严重了,肚子痛,还上吐下泻,以为自己吃错东西了。我们的邻居是个热心肠的老中医,他了解情况后说这是足部受凉伤至脾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互为表里,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腐熟,化生精微气血,所以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减弱,化血无源,这时候“大姨妈”如果只是来看了你一眼就走了,你也不能怪她不懂礼貌云云。

 

        此外,脾有统血、摄血之功。这是因为脾主中气,气能行血、摄血,月经正常来潮有赖脾气健旺。脾健则血脉流畅且血行能保持常速而不往外溢,脾虚则血行不畅或失于统摄,妄行脉外。血就好比在宽敞的大道上行驶的汽车,脾就是它的方向盘,掌握好了方向盘,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正常行驶 ,一旦你方向盘出问题,车可能就会偏离轨道出现各种意外。血液要是失去统摄,“大姨妈”就可能没有时间观念的乱来,时早时晚。

 

        气为血之帅,脾气弱了,那它引领血行就没有那么大的后劲,这么一来,血行变缓,血液中的一些精微物质会随之渐渐沉积,从而造成“大姨妈”被堵在路上该来的时候迟迟不来。中医说“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痛经之痛也是因此而来。

 

如何排除寒气,理顺“大姨妈”?

 

        脚受到的寒气,影响如此深远。我们还能置之不理吗?面对“大姨妈”的不规矩,我们怎么能够坐以待毙?现在教你方法去排除寒气,理顺“大姨妈”。

 

        艾灸地机穴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地机穴,为足太阴脾经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有较强的行血活血、镇痛之功。艾性温,气温芳香,燃烧力温和,可祛寒通经络,腹痛即安。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地机穴,治疗痛经直达深部,可助阳祛寒,温通血脉,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经逐冷通脾阳的作用。尤其是对痛经的姐妹来说应如获至宝。操作起来亦是简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所选的穴位的正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处,进行熏烤,热度以自己耐受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天1次,连灸5次。

 01 地机穴

(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艾灸法疗效可靠,坐下来没事的时候按摩按摩地机穴也可以收到效果。除了这个穴位能帮助我们解决月经不调的问题。热水泡脚后按揉脚心也是不错的方法。在人体的经脉中,有一条叫足少阴肾经的经脉,它直达肾脏。而足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因此洗脚后揉搓足心,可通过经络对肾脏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激发其内在活力,加强其对肌体各脏腑组织的作用,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的效果。洗脚揉搓足心的方法很简单,每晚临睡前,平坐在凳子上,排除杂念,将双脚泡在温水中,边洗边用手掌揉搓双脚,15分钟后擦干。然后,先将左脚抬在右腿的膝盖部位,用左手握住脚趾,并尽力往外扳,用右手揉搓左足心,直至有热辣辣的感觉为止。再交换揉搓右足心,也揉搓至有热辣辣的感觉为止。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纤纤玉足背负着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对于她,我们却很少给予特殊的护理。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玉足对我们要求却没有那么高,我们只要给予她足够的温暖,她就会帮我们减少避之不及的麻烦。

 

        春天不要急于换下厚重的棉靴,夏天再热也不要光脚赤脚,尤其是在回家后不要光脚穿拖鞋,或光脚踩地板上。要保持鞋袜干燥温暖,并常换洗晒。冬天我们不妨在纤纤玉足上套双厚毛袜,反正在脚下,没人注意它是否长“胖”了许多。平时要少坐多走,促进血流通畅。晚上睡前热水烫脚,温度可循经络而暖全身血脉,促使气血流通。总之,“足”以暖全身,月经更理顺。

 

︱作者简介︱

吴大真,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现任北京同济医院院长。北京恒安中医院、北海医院特邀肾脏病专家、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国际医药学术研究促进会常务会长,原《中国中医药报》社长、总编。

 

来源:吴大真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