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姜,开胃保健康


01 姜

        自古有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谚语。生姜,已经是人们熟悉和常用的佐食调味佳品,除供食用之外,还可作为药物。因为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鱼蟹毒、健胃止呕等功效。那么夏天吃姜有啥功效呢?真的有用吗?

 

        谚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生姜是家常调味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礼记》中有“楂梨姜桂”之句。姜也是常用中药材,入药以老姜最佳,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入肺、胃、脾经,有解表、散寒、温中、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近年来发现,姜有预防胆结石、降低胆固醇、抗癌等多种用途。小小生姜能解决很多疾病烦恼,尤其在夏季食欲不振、吹空调感冒的时候吃上,还真管用啊。

 

夏季吃姜可防“空调病”

 

        中医认为,在炎热的天气里适当吃一些生姜能排汗、降温、提神。尤其是进入伏天,许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开着空调,稍不留神就得上“空调病”,表现为小腹疼痛、呕吐、腹泻、伤风感冒等。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的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生姜为温胃止呕之要药,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人们受夏季湿热天气的影响,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还有人贪凉,经常吃些冷饮造成寒凉侵胃,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寒气。当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都能增加饭量。

 

        姜还可以提神醒脑,辛辣之物可以开窍,窍开则气血畅通,自然神轻气爽了。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中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中就含有生姜成分。

 

        姜的吃法很多,例如熬姜汤,炒菜放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做饺子馅加姜末等,既去腥提鲜,又暖胃、助消化。在夏季,人的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再加上空调吹冷风,易胃肠功能紊乱,喝姜红茶、姜汁牛奶能调理肠胃。姜红茶的做法简单:取红茶1~3克、鲜姜3片,放茶杯里以沸水冲泡,加盖闷3~5分钟,每天喝1~2次,也可用鲜姜15克、榨汁后调入红茶水中。姜汁牛奶需要姜汁1汤匙、鲜牛奶200毫升、红糖适量,将姜汁、牛奶和红糖混匀,隔水炖熟饮用。

 

        处在空调环境中,室内外温差大,或者淋雨引起的风寒感冒,趁热喝上一碗红糖姜汤或者可乐姜汤,顿服后盖被微汗,有助于散寒解表。红糖姜汤的做法是取生姜10克、红糖15克,将生姜洗净、切丝,用开水闷泡5分钟,文火熬2~3分钟,加红糖调溶。超市里有加工好的姜红糖颗粒,用开水冲着喝即可。可乐姜汤的做法是把3~5片姜切成丝,加入锅里,再倒入1小瓶可乐,沸腾时关火。糖尿病患者不宜喝姜红糖或者可乐姜汤,但可在泡脚水里加几片生姜、盐和醋,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家备小姜,小病不慌

 

        常言道:“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家中常备有益无害。但是姜属热性食物,一次不要多吃,3~5片为宜,否则可能引起口干舌燥、咽痛。阴虚的人(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皮肤干、心烦易怒、睡眠不好)不宜吃姜,否则加重症状。

 

◎发汗

        生姜性热,可以散寒发汗,疏通因受风邪寒邪侵入而阻滞的气机,所以风寒感冒可以用生姜,再加些红糖趁热服用,不一会儿就会感觉一股热流流遍全身,体内的风寒往往能够得汗而解。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姜,既可以快速驱寒,又能预防流感。

 

◎止呕

        生姜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因胃肠不适、口腔异味等引起的恶心、欲呕等不适时,可早晨含1片姜片来解决。

 

◎防晕车、晕船

        乘车船之前吃姜,或者把姜片贴在肚脐、内关穴等部位,有明显的防晕效果,可持续4小时以上。沿海地区的渔民出海时嘴里常常嚼着糖或盐腌制的生姜。有晕车问题的人,在乘车前喝些姜水,在乘车途中含几片姜,都是为了抑制晕船晕车造成的呕吐。

 

◎解毒

        姜是人体的清道夫,能把体内的污秽扫除。吃鱼、虾、禽肉中毒,或者误食木薯、野芋头、野蘑菇或者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都可以用姜来解毒。另外,吃海鲜时配生姜,姜性偏温热,既可中和寒性,又可消除腥膻,能够防止寒伤脾胃,避免消化不良。

 

◎胃寒消化不良

        姜入脾胃,能够健脾胃、助消化。胃寒、喜食热饮、干呕清水等症状的人食用生姜比较合适。可以每天早上用生姜水冲个鸡蛋空腹喝下,既能散掉胃中的寒气,还能给肠胃提供温和的滋养。

 

◎抗菌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镇痛消炎

        在牙痛的时候,切一小片生姜放在牙痛部位,可起止痛作用。用生姜水含漱能治疗口臭和牙周炎。主要原因是生姜内所含的姜醇、姜烯及姜辣素具有镇痛、消炎作用。

 

姜皮,姜肉功效不同

 

        在中医理论里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姜皮性味辛凉,与姜肉截然不同,能利尿消肿,内服有治水肿之效,外用可治脓肿创伤、皮肤癣症等,一般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病症。如果水肿患者体内有“热”的症状,表现为口腔溃疡、口臭、便秘等症状时,最好用姜皮而不用姜肉。若是风寒感冒,用红糖生姜水缓解病症,最好去掉姜皮,否则有碍解表作用,且生姜皮能止汗,不利于发汗。

 

        姜肉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消痰止咳、解毒的功效。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怕冷、发热,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最好去掉姜皮,只用姜肉。体质偏寒者的人通常会有平常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等症状,胃寒的人有喜食热饮、干呕清水等症状,这些人很适合吃姜肉,能够温中祛寒。

 

|作者介绍|

李红珠,撰写《药食两用话中药》、《文化中医揭示一个你所不了解的中医世界》,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食品与健康(2014[7]),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