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避讳考辨


00 中药-000

        真武汤本名玄武汤,宋林亿等人校正《伤寒论》时,为避宋始祖讳,易“玄武”为“真武”,循至今也。道家称,古有四神(也叫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我国古代人民喜爱的吉祥物。  

        玄武是北方的水神,就是负责镇寒水的。真武汤以真武命名,就是镇下焦的寒水之气,可以想象其在经方中的应用地位。本文对以“真”代“玄”的原因进行推测,力求更深入地探究社会历史的变化对中医药文化演变所产生的影响。

 01 泽泻花

 

        真武汤方出《伤寒论》,本作玄武汤,因避讳而易名。然而在历代流传过程中,对其易名的原因与过程记述并不详实。现考证相关史料,力求还原其历史真相,以助于后学者更深刻地理解方义。

 

一、真武汤本作玄武汤

 

        真武汤之方出自《伤寒论》。

 

  • 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 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二者病因虽不同,但总体病机一致,都属少阴阳虚水泛。《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方者,借以镇水之义也。”钱潢《伤寒溯源集》写道:“今人于真武像前,设龟蛇之形,不置之于左右,而必以蛇加龟背者,所以象夫坎之体也……盖先天真阳,非坎不藏,仲景深知消息,故其立方用意,所以温养坎宫,使真阳归其魂而返其宅,已尽坎离之用。”可见本方取名“真武”,已将方义与治法涵括于方名之内:一方面以龟蛇合行之形,寓意了人体真阳与肾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则意在藉水神之力而行镇水邪之功。

 

        今所通行的《伤寒论》世称宋本,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等人整理编纂,后经明代赵开美刊刻,流传至今;然而观唐本《伤寒论》(即《千金翼方》卷九、卷十),此二条,皆作“玄武汤”;日本至今收藏有康平本《伤寒论》(1060年抄录),而其中的“真武汤”也都写作“玄武汤”。由此可见,宋本中的“真武汤”并非其原名,是林亿等人在校勘时做了改动。钱超尘等前辈曾对此作出考证,谓“避宋始祖赵玄朗之讳”;然而这位未见正史的“宋始祖”究竟何许人也?他的出现又与玄武到真武的演变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玄武到真武的演变

 

        “避宋始祖之讳”这一历史事件,见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续资治通鉴》卷三十记载:“先是八日,帝自言梦见景德中所睹神人传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赵某授汝天书,将见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翌日……俄见灵仙仪卫天尊至,帝再拜于阶下……天尊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皇帝……后唐时,七月一日下降,总治下方,主赵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即离坐乘云而去。及曙,召辅臣至殿,指示临降之所。”随后宋真宗便下诏:“……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以七月一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为降圣节,並休假五日。两京、诸州,前七日建道场设醮,假內禁屠、辍刑,听士民宴乐,京城张灯一夕。”

 

        南宋赵彦卫所撰的《云麓漫钞》卷九对此亦有记载:“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四方之神。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玄武为真武。”《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又如真武,本玄武,避圣祖讳,故曰‘真武’。玄,龟也;武,蛇也;此本虚、危星形以之;故因而名。”亦佐证了“玄武”改“真武”乃由宋真宗祥符年间始。 02 玄武

        北宋开国之初,即受到北方契丹的威胁,为了提高防御入侵的自信心,民间多乞灵于北方大神玄武的护佑,因此对玄武的信仰在宋朝颇盛。至宋真宗时,崇尚道教之风大兴,而真宗本人由于澶渊之盟后急需巩固自己的统治威信,加之宰相王钦若多番怂恿,导致他热衷封禅,在位期间屡见“降天书”“现祥瑞”之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七有记载:“钦若曰:‘……陛下谓河图、洛书果有此乎?圣人以神道设教耳。’上久之,乃可,独惮王旦,曰:‘王旦得无不可乎?’钦若曰:‘臣请以圣意谕旦,宜无不可。’……遂召王旦,饮于內中,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既归,发视,乃珠子也,旦自是不复持异。天书、封禅等事始作。”由此可见,“始祖降世”乃为宋真宗自导自演的闹剧,而这位“宋始祖”赵玄朗,并非确有其人,乃是宋真宗为了神化皇权、巩固统治而自行杜撰无疑。

 

        虽然这位“宋始祖”实属杜撰而来,但“玄”“朗”二字的避讳令却被切切实实地推行了下去。《宋史·本纪第八·真宗三》记载,为避圣祖讳,孔子亦不得不改谥“玄圣文宣王”为“至圣文宣王”,宋朝避讳制度之严格可见一斑。其后宋仁宗嘉祐二年至宋英宗宁熙二年,凡十二年间,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人校正《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时,必然遵从避讳令,不得直书圣祖名号,故易“玄武”为“真武”。因此,自宋本《伤寒论》往后,我们所能见到的皆为真武汤了。

 

三、“玄”字因何讳为“真”字

 

        我国古代的避讳通常分为两类,即国讳(公讳)与家讳(私讳)。前者,对于君王及君王父祖之名,在日常行文与交谈中不可直书或直呼,举国皆需遵守,否则将受到惩罚。后者,对于自己及他人的父亲和祖辈之名,不可直书或直呼,否则属于十分失礼的行为。至于避讳的方式,主要有改字法、空字省字法和缺笔法。其中改字法是最常用,也是对我国古代历史及文化典籍的传承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种方法。如《颜氏家训·风操》所言:“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之。”改字时,通常会选择同义字、近义字等来代替需避讳的字。秉持着这一规律,本文对“玄”字讳为“真”字的缘由,作如下浅析。

 

        “玄”,见《说文解字·玄部》:“幽远也。黑而有赤色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凡玄之属皆从玄。”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幽远也。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又云:“黑而有赤色为玄。此别一义也……注《周礼》曰:‘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缁与玄通称,古文礼家谓缁布衣为玄端。”由此可以看出,玄的古义有二:其一为幽远、隐而不可见之意,这一字义多见于道家经典中,最早出于《老子》;而《抱朴子》《淮南子》等道家著作中皆有引用这一含义的字句。其二为黑色之意,《周礼》中记录“玄”为第六次染布呈现的颜色,色黑而略带赤,后来与“淄”通用,都表示黑色。

 

        “真”,见《说文解字·匕部》:“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匕目乚,八,所以乘载之。”《说文解字注》云:“此真之本义也。经典但言诚实。无言真实者。诸子百家乃有真字耳……独言目者,道书云:‘养生之道,耳目为先。’耳目为寻真之梯级……乚,匿也,读若隐,仙人能隐形也。……八者,丌之省,下基也。”由此可知,“真”字最早是指仙人羽化登天,是古人追求成仙的反映。“真”字不见于儒家经典,但其产生与使用,却与道教有深刻的渊源。道教极力宣扬人能通过修炼或服饵成仙,这一信仰与“真”字的造字本意相合。因此,“真”字就在道教中找到了极佳的繁衍空间。

 

        “玄”与“真”字在道教经文中的含义,皆起源于《道德经》。“玄”源于《道德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葛洪于《抱朴子·内篇·畅玄》释此句:“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葛洪认为玄是自然之始,万事万物的源头,其道理幽渺深远,精微高妙,可见“玄”有等同于“道”的意思。“真”字见于《道德经》的许多篇章中,如《道德经·四十一章》“建德若偷,质真若渝”一句,可参照《淮南子·本经训》之“质人而朴素”一语来理解,即“朴”、“素”是“质真”的内涵,“质真”即不经雕琢、事物本来的样子;《道德经·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则是强调要以“无为”来修养德行,使其保持真实的、自然的本质。道教经文中出现的许多“真”字词语,如“执真”“守真”等,亦指保持清净无为、自然本性之意。由此可见,“真”在道教可以引申为本源、自然、本性的意思,并可以理解为“道”之代称。

 

        综上可知,“玄”与“真”的字义,在日常行文中虽意义相差甚远,但究其出处,却皆与道家的思想有所渊源;而二者在道教经典中,也都有自然、本源的含义,“玄”既是道,“真”亦是道。笔者推测,以“真”代“玄”的原因,与宋真宗时的崇道之风有着密切关联。宋真宗既然崇尚道教,必然熟谙道家经典,选择以“真”字替换“玄”字,是从道教教义出发。二者在道家经典中有相同的含义,符合避讳以“以同训代之”的原则。

 

》》编者注:真武汤

 

        【组成】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方义】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盖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其证因于阳虚水泛,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

 

        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

        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

        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

        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配伍特点】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 作者介绍 |

李惠杨,女,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经方防治免疫疾病的研究,现就读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谷松,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方防治免疫疾病的研究,现工作于辽宁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医药文化(2015-6),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