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医案】淋证1(慢性肾盂肾炎)


 

郝某,女,43岁。

 

【辨治经过】

 

1993年10月15日初诊。自10年前患“急性肾盂肾炎”,此后一直未彻底治愈,时好时坏,每遇感冒、着凉、饮食不慎、劳累等均能发作。近几年来,发作时各种抗菌素、消炎药等均无效。即服中药,开始几次有效果,现已无济于事。

 

前天下午因气候变化又突然发作,尿痛、尿急、尿频、尿赤,同时伴有发冷发热,腰痛乏力,又去医院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0~15个/高倍视野,尿白细胞30~50个/高倍视野,拟诊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又开药氟哌酸之类药品未服,本已失去信心,但又痛苦难忍,求赵老一治。

 

刻下,除泌尿刺激症外,伴见口渴欲饮,心烦急躁,大便偏干,舌红苔黄,脉滑细且数,体温37.6℃。

 

属湿热蕴郁膀胱,气化不利。拟先以清化湿热,疏调气机,佐以凉血通淋方法。

 

药用:前胡6克,杏仁10克,浙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白茅根10克,芦根20克,木通10克,扁蓄10克,冬葵子20克,大黄1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

 

服药7剂,发热未作,尿路症状减轻,余症缓解,仍以前法进退。

 

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苏叶10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茅芦根各10克,小蓟10克,川楝子6克,冬葵子20克。

 

服药7剂,膀胱刺激症状消失,尿检正常,精神好转,二便正常,唯腰痛酸楚,疲乏无力。

 

改用凉血育阴,益气固肾方法。

 

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冬葵子2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黄芪10克。

 

服药14剂,精神振作,症状皆除。

 

调整方药以巩固疗效。

 

药用:荆芥炭10克,防风6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生地榆10克,旱连草10克,女贞子10克,补骨脂10克,茅芦根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

 

隔日服1剂,连服4周。半年后追访除因春节时过服辛辣并劳累而轻度反复外未出现大的发作。

 

【按语】

 

淋症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气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等类型,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本病案病程10年之久,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等抗病能力下降时病可发作,相当中医的劳淋。

 

劳淋是由于五脏受损,遇劳而发的一种淋病。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劳倦之后而发等。发作期用清化湿热,凉血通淋方法,但用药时切不可过度寒凉,以防克伐脏气、阻滞气机;也不可因脏气受损,过早滋补,以防气机受阻,闭门留寇之弊。在病情稳定期宜益气固肾,凉血育阴。但始终注意保持气机的通畅与膀胱的气化功能。

 

另外注意饮食调养与功能锻炼。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厚腻之品以及寒凉之属;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与抗病能力,如走路,爬山,跳舞等;女同志尤期注意经期、妊娠、产后外阴部的卫生,对于防止淋症的发生与复发有重要意义。

 

|医家简介|

赵绍琴(1918-2001),北京市人,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1934年,悬壶北京。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著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等。

 

来源:360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