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中医乱象”!


      自从中医的价值被领导人重新认识,中医就成了投资的热点、飞在天上的猪。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师、专家出现在大大小小的门诊部、中医院,祖传秘方、世传中医遍地都是,但有疗效的好中医越来越少。中医乱象,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滑向深渊前的最后挣扎,我们拭目以待!


 

      中医,这十年来,的确很热,譬如人体,36.5℃的体温,会让我们很舒服,而37.5℃以上,人就开始不适了,如果是40℃呢?热的有点过度时,是否也该退退烧了?乱已治生,当假大虚空都退去时,才是中医本来的样子。真的繁荣吗?只怕也是一个泡沫中医!

 

      有没有想过,支撑中医都到今天的是中医的“疗效”,而,能杀能打的临床老前辈们,又剩了几个?浮云退去后,满目都是心酸!徐晓冬先生,为什么能骂遍天下“传统武术”,而却没有一个所谓的“大师”站出来用“传武”证明“传武不是神话”?因为,中医的明天或许就是传武的今天!能打的人,越来越少,中国永远不缺“中医”,永远缺的是“能治好病的好中医”!

 

【本文提要】

1、“师承考证”是一把双刃剑!

2、中药至今都不是处方药!多尴尬?

3、如果大学教师脱离临床,学生学得东西将会很可怕!

4、很多东西都在蹭中医的热度,同时,也在给中医掘墓!

5、“中医高手在民间”,在哪个民间?还是冥间?

6、正统中医,务必要做减法,比如五运六气、八字八卦!

7、这是一个创始人、大师太多的时代,可惜,都是自封的!

8、老军医、领导人保健医、御医传人、当代太医,有时,让我想起了喜来乐里的“王太医”!

9、动不动,就是“湿气大、宫寒、肾虚、乳腺、气血两亏”,还能换点套路吗?

10、很多中医是真的靠本领吃饭吗?绝不!

 

1、“师承中医教育考证”是一把双刃剑!

 

      普大喜奔,国家出台的政策——通过师承中医教育可以获得“执业医师证”,效哥举双手欢迎,这个政策太好了,中医学院毕竟不是人人都能上的,但是,作为你血液里流淌的“中医”,也许你成年以后,想认真的学习中医,在没有这个政策前,都只能是一种爱好,因为,自己学习,永远不会得到合法的外套,但,这个政策出台后,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是高中毕业,只要你愿意学,你就会有证,就能成为中医!

 

      说个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次应酬,对面坐着我两个曾经的患者,只不过他们有个好亲戚,上次见面时,他俩一个是司机,一个是保姆,数年未见,两个人都是执业医师了,哈,效哥大跌眼镜,效哥问他们已经能看病了吗?他们说,不会看病,找关系通过考试拿到了证,只不过有证了,可以开门诊了,雇佣护士,再找两个经验方,掺点激素,再变成“哮喘病和风湿关节病”的祖传秘方,收入已经远超效哥了,

       

      聊天过后,效哥一身冷汗,好端端的中医群体,这个政策如果没有监管到位,最终,“中医”确实多了,但,鱼龙混杂还真不如“宁缺毋滥”!

 

      缺,至少不滥!远胜于“滥竽充数”!

 

      要知道一件事,所有医疗的事,都是人命关天的,要么没有政策,要么认真执行,否则,中医的含金量会越来越低,低到没有底线!双刃剑,利弊就在两面,不伤敌,必伤己!

 

2、中药至今都不是处方药!多尴尬?

 

      中药,你永远可以在所有的药店,拿着一张满篇错别字的擦屁股卫生纸作为处方,在任何卖草药的药店都能买到!

 

      场景一:在药店,这样做,合法!

 

第一,错别字、通假字,都很正常,并非“法定药名”

第二,擦屁股纸,并非必须要“处方笺”

第三,买毒性中药,都可以,并非需要“双签字”,

第四,开方子的人,不一定是法定的“医师”,也许就是蹦爆米花的,

 

      场景二:在交警队,这样做,不合法!

 

      还是上述内容,我们换个交警队,大家往下看,就懂了!

 

第一,私自改装汽车车标、改喷颜色、更改排气量,违法,不许上路!

第二,私自改装车、拼装车,违法,不许上路!

第三,公羊、坦途等不许进城的皮卡车,进城了,违法,不许上路!

第四,开车的人没有驾照、行驶证,违法,不许上路!

 

      好玩吗?好玩却不好笑!

 

      医药,人命,这么严格严肃的事情,中药却像冰淇淋一样,随意的买卖!合理吗?

 

      OTC(非处方药)西药之外的“处方药”,你没有处方,去买一个试试?可能吗?根本没可能!而且,还不是所有西医的处方都管用,很多药,必须要医师级别够了才能开!

 

为什么贩毒的可以随意买麻黄制作冰毒?

为什么雄黄可以提炼“秒杀”活人的砒霜?

为什么武大郎可以被西门庆毒死?

为什么草乌提炼物可以见血封喉?

 

      特别希望有一天,中药成为“处方药”!而不是现在,随意可以买的一种商品,中药质量为啥这么差?因为供不应求而已,所以,伪品和劣质品才会冒充正品!

 

3、如果大学教师脱离临床,学生学得东西将会很可怕!

 

      过去,师带徒,或是中医世家,都没有半点脱离临床,

 

      如今呢?

 

      中医药大学里面,中医学生们学的又是什么?中医课程又占了多少?几年的大学时光,临床又有多少?

 

      曾经有个例子,很打脸,一个很有名的针灸教授,讲课可以不用翻书,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是什么都张口就来,有一天,他孩子高烧,其实,大椎、曲池、合谷,瞬间退烧,会有问题吗?结果教授哭了,讲课没问题,扎人,一次都没有!不会下针!

 

      中国最早的中医教学体系,尚有临床的“杀手中医(实战家)”参与,甚至占到大多数,他们除了编写教材,还要亲自讲课,透过临床所见所闻,掺和自己的临床教训和经验,告诉大家最真实的中医。因为什么?建国之初,玩理论的人会饿死,临床不好的人,都没法看病生存。

 

      后来,逐渐演变为“玩理论”的嘴炮的比例的逐年增大,最终,“玩理论”的嘴炮占据了中医高等教育的河山,包括编写教材的和讲课的,圈子内的人都懂,某著名的实战教材,编写者是一位从不会看病的教授,这个是真实的事情,那么请问这个教材的实际意义又在哪里?诸葛亮理论再好,最终也没斗过铁血实战派的曹操、司马懿,断送了大好的蜀国!

 

      教师只有精于临床,才会把教材上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君不见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上了临床不会看病?国家又给三年规陪是什么意思?因为国家也意识到了,但,耽误的这三年,完全可以用上学的几年替代出来,

 

      怀念邓伯的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您仔细再体会一下,逮住老鼠,其实,不就是实战吗?

 

4、很多东西都在蹭中医的热度,同时,也在给中医掘墓!

 

      真正的中医的武器有什么?中药、针刺、艾灸、推拿!

 

      但,现在的大街小巷,很多很多,拔罐、足疗、保健品、美容、药浴、刮痧,等等,都摇身一变,开起了“养生馆”!还是那句话,两千年了,哪个朝代出了一个千古垂名的“拔罐大师”?哪个朝代出了一个百世流芳的“刮痧大师”?如果都没有,大家就好理解了,

 

      我们从不否认“拔罐、足疗、保健品、美容、药浴、刮痧”作为中医重要的辅助地位,其中也不乏高手治疗好了很多三甲医院都束手无策的病患,也为那些不骗人的养生师们点赞,但,这个市场太乱,甚至连你们这些不骗人的养生师都会恨那些骗人的养生师吧?

 

      骗来骗去,无非就是掘中医的墓,对不?

 

5、“中医高手在民间”,在哪个民间?还是冥间?

 

      这句话,不能说全错,但至少是个伪命题!

 

      什么叫做“高手”?

 

      效哥的师父,是个高手,老人家治愈了很多“前无古人经验”的病,高手一定是个很“通”的人,至少对大多数病是有实际疗效的,那么,为啥要在民间?为啥不把你的医疗技术传播的更广?为啥不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一点,和传统武术的今天很像,很多人认为,传统武术的高手在民间,不屑世俗,不愿意出山与人比武,效哥想乐,不管你是哪门哪派的,光大你的门派一定是你肩上的重担,否则,你隐居下去,你的门派断掉了,你岂不是你门派的罪人?宁可当罪人,也不愿站出来证明你的门派的伟大,是几个意思?今天,不管哪个门派的高手,不管你在哪个民间,你能站出来,打败徐晓冬,相信吗?你的门派就会超越所有的传武门派,光宗耀祖、发扬门户的事情都不屑去做,一定是门派的罪人!

 

      中医的高手,又在哪个民间?如果很多病,治一个好一个,为何不愿意让更多人受益?如果不愿让更多人受益,那是否是医德的问题?仲景圣人绝不是这种人,才会成为圣人!

 

6、正统中医,务必要做减法,比如五运六气、八字八卦!

 

      前天,一个小姑娘来找效哥,好久整宿失眠到天亮,6个穴位,1付中药,当夜8点睡到第二天早晨9点半,13个半小时的神仙睡眠,小姑娘看病之初,问了效哥一个问题,“告诉你我的八字,你给我看看病呗?”效哥一脸黑线,中医啥时有了这种特异功能?效哥不会,摇头否认,小姑娘说,“我之前找的中医就要了我的八字,给我看病,看的挺好,但吃了药,我仍然是睡不着!”

 

      好中医,效哥没见过太多,一百多,总有了,全部是实战家,告诉大家一个跌破眼镜的话,没有一个是研究易经、八卦、五运六气、生辰八字的,翻破1200多页的“中医成功学”——《名老中医之路》,也没有一个实战家是靠五运六气八卦易经八字成名的名老中医。

 

      思考一个问题,你想成为好中医吗?如果想,做减法。记住了,人的精力有限,成年人更是只争朝夕,你用于其他和中医不相关的知识上的时间越多,你用在正统中医上面的时间就会相应缩短,所以,你的中医道路是否会成功,做减法很关键,狗熊掰玉米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7、这是一个创始人、大师太多的时代,但,都是自封的!

 

      还不如弼马温,好歹是玉帝封的,齐天大圣也是玉帝封的,可是,“某某疗法”创始人,某某大师,这些称号就有点太没意思了,自封的,人长得好不好看,也是大家说了算,自认为老娘天下第一好看的丑女,也遍地都是。

 

      某疗法创始人,效哥认识,特别搞笑,自己的第一段介绍,说自己是某某某疗法创始人,第三段,就变成了是某某某疗法的第五代传承人,自己给自己当祖宗。

 

      针灸,有史记载,已经两千多年了,定下来的安全穴位不过就那么多,你可知道,每个穴位的发现、应用、验证,过程中要有多少古代患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或者残疾的代价?两千多年了才这么少的穴位诞生,但在这个生产大师疗法的年代,这个奇穴,那个经验穴的,加起来比当年的“新针疗法”还要恐怖,不是说创新不好,而是,这些东西都经过多少临床实战,想当然和真刀真枪完全不一样,效哥认识的一个人,好好的大鱼际被这些大师给扎萎缩了。

 

      拨乱反正,还是那句话,大家只认准《名老中医之路》就好,那里面的老前辈们,都已经屹立到了中医历史上了,他们怎么学,我们就怎么学,因为,他们走过的路,都是成功之路!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再过一万年,也还是它们。

 

8、老军医、领导人保健医、御医传人、当代太医,有时,让我想起了喜来乐里的“王太医”!

 

      不知道为什么,这类自称的人特别多,有个老中医,号称是老军医,却穿的是新款制式干部军装,退休20年了,部队已经换装了大爷,新款军装您都穿上了?还不如去某宝拍个演戏用的老军装实惠?效哥问他,哪个部队,政委是谁?无法作答!一个军人会忘了谁是自己的老领导吗?

 

      领导人保健医,更不靠谱,为什么?因为那需要严格的保密制度,不遵守,就不配当保健医,遵守了,又有多大胆子敢在外面肆意宣扬?

 

      御医传人,这个是有可能的,但,唯独要记住一点,你的医术不能给祖先丢脸,否则,就是用祖先的名字给自己镀金,而非“光宗耀祖”!

 

      当代太医,这个名字,就哈哈一乐吧,中国都一百多年没皇上了,就别出来闹了,好不?

 

      为何不坦坦荡荡的说自己是喜来乐呢?喜来乐有哪里丢人了?

 

9、动不动,就是“湿气大、宫寒、肾虚、乳腺、气血两亏”,还能换点套路吗?

 

      程咬金的三板斧,所向披靡,但,仅限于三招之内,因为别人不识,第四招,马上又循环使用,第五招人家都算出你出什么招了,对不?

 

      中国,地大物博,涵盖了东西南北,所有地方的人都是湿气大?哪个老师教的?哪个女的都宫寒?哪个男的都肾虚?哪个女的都乳腺问题?哪个人都气血两亏?

 

      套路,一个接着一个,好没有新意!

 

10、很多中医是真的靠本领吃饭吗?绝不!

 

      一个从业几十年的七旬老药工,负责某大型医药连锁机构所有分店的药材粉碎任务,每天粉碎药物在1吨左右,在该机构抓中药,免费粉碎,外来的收加工费。

 

      有一次,老爷子指着墙边十几大袋子“待粉碎”的中草药,让效哥去看一下,每个大袋子里面都有一把一把的西药片儿,老药工问,“这就是你们中医队伍里开诊所的干的事情,怕中药没效果,胃病的加奥美拉唑,风湿关节炎、湿疹、哮喘、银屑病的加地塞米松,你说,吃了药,肯定会轻,但是,算是中药治好的吗?”

 

      是,没错,吃了就轻,停了,迅速反弹,这也是中医的一个乱象,作为一个中医,连自己都不信任,那还会有前途吗?

*  *  *  *  *  *

 

      恨之深,爱之切,效哥的初心是为了中医好,文章写的也许刺耳,但,确实真实存在!忠言逆耳,苦口良药,希望大家懂效哥的心!中医的圈子里,如果只剩下一个斗士,效哥希望是自己,无愧于中医的列祖列宗!

 

|作者简介|

王致效,副教授,中医妇科、内科主治医师,国家执业药师,传统中医坚定的捍卫者。其曾祖是民国时期名医王守典,时以治疗各类疑难杂症闻名,尤擅治疗心脏病。

 

王致效临床疗疾遵循“三分治,七分养”,每叮嘱患者生活宜忌以防治疾病的复发,用药遵循师授家传,攻补兼施,每获良效。于心脏病、风湿病、妇科病、小儿病上见闻接诊稍多,略有心得。针法上讲究迎随、开阖、疾缓、吐纳等八法补泻,亦有收效。现为《时尚健康》特约专栏作者,开通个人微信号“笑谈中医”(ID:xiaotanzhongyi)。

 

来源:“笑谈中医”公众号(ID:xiaotanzhongyi),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