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组方思路(7):大小泻脾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1讲:小泻肝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2讲:大泻肝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3讲:小补肝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4讲:大补肝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5讲:大小泻心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6讲:大小补心汤

 

民医讲汤液经法第7讲:大小泻脾汤

 

日期:10.09.25

 

赤脚民医(404993129)  19:22:53

大家好。今天是周末,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汤液经法。

 

赤脚民医(404993129)  19:23:54

小泻脾汤: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肢冷,脉微者。

方:附子一枚,干姜,炙甘草各三两。

 

在以前讲六经主时论时讲过。太阴纳甲子戊,应在子时,其合神为丑。为一阳初生,阴气盛旺之时。其于卦也,为复卦。一阳在下,五阴在上。阳微不能治事,五阴之气把持朝纲。这是太阴病的阴阳消长局势。

 

脾为至阴,脾气实即是阴气实。阴气实则阳气微。阳不足则手足逆冷,寒中之外应也。肠鸣,腹冷痛。所以,这个小泻脾汤所主,就是泻脾阴气之实。

 

附子为君,附子无姜不势,干姜助附子以为臣。附子干姜味辛属木,木以克土,泻脾之土,是名泻脾汤,这是释汤名。泻不可以尽泻,炙甘草以补脾土,为使药。此使不是引经报使之使,是君之所克者为使。与后世的引经报使不是同一个概念,注意加以区别。本方没有佐药。

 

这是第一层面,五行生克机理层面

 

第二层面,方证

 

下利,因为前面第一句就交待了,是脾气实,就是阴寒气盛。所以这个下利是阴寒下利,为干姜证。干姜主腹冷痛,下利,干呕,吐涎沫等。下利是干姜药证之一。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讲的药证不是日本人那样的机械,日本讲的药证,每药只有一证,一药不得多能。注意鉴别。

 

药证有的有多种,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方证亦然。

 

第二个证,清谷。清,就是圊,就是厕的意思。厕,读音“伺”,不要读做“撤”,免得让人笑话。清谷,就是完谷不化。这是附子证,干姜为助。釜下之火,这个象。

 

这个条文一开始就把两个主药交待出来了,用方证的方式交待得非常清楚。没有甘草的药证,虽无甘草之证,但有甘草之用,就是防泻之过度,坚持两点论,持之两端的思想。就是《中庸》这本书中讲的道理。

 

然后进一步阐发,展开论述。临床可能见到的具体证候。

 

本来下利清谷四个字,就已经是本方证的完整表述了。下面又讲,里寒外热,这个是或见证,里寒是决定的,外热则不必然,也可是里寒而热浮于上。

 

格阳和戴阳等情况都可能出现。经中只是示例一种情况,点一点,让人知道去发挥,灵活运用。

 

肢冷,就是四末逆冷,手足逆冷,附子的见证之一。有的版本写做腹冷,这就是干姜的主证了。大腹冷是干姜证,少腹冷或冷痛是附子证。两味药的药证有上下关系。

 

脉微,微为阳微。

因为有这些见证,所以才用附子干姜甘草这三味药。这是根据临床具体见证而处方用药的。不是根据抽象的脾气之实,或什么脾阳虚或肾阳虚等等之流的抽象概念处方用药的。

 

经方用药从来没有从抽象概念出发乱蒙的。

 

有的书中认为,这个方子是四逆汤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不是仲景的四逆汤。四逆汤的干姜量和甘草的量不是这个。回去查一下书就知道了,干姜的量用的是通脉四逆汤的量,甘草的量加大了一两。经方中的药量的变化,整体方剂就变了,方名也变了。

 

须要知道的是,这个是顿服。三升水煎取一升。一枚附子,生用。一枚就是45克,这个量不小。没有提到久煎,或见在临床上的先煎一小时等,古人叫半个时辰吧。

 

现在煎煮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多煎些时候好。生附子在30克以上时,煎一小时就可以了。

 

刚才讲的是小泻脾汤的制方法则和方证。这个法则只是规矩,有规矩才有方圆。但是掌握了规矩并不等于就具备了能力和技巧。要依照这个法则去熟练运用,纯熟之后,自然会进入一种境界。那种境界才是目的。这种境界是要悟入的,是不能传授的。大匠能与人法则,不能与人境界。

 

在小泻脾汤基础上,根据临床见证的多样性,进行扩展运用,就产生了大泻脾汤。

 

大泻脾汤: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

附子一枚,炮,干姜,炙甘草各三两,黄芩,大黄,芍药各一两。

 

这个大字,就是广大之意,不是单纯的大小之大,就是广的意思。仲景广汤液之法,为伤寒杂病论,就是这个广的意思。

 

在古经中,示例一下,凡小泻诸汤,加上大黄黄芩甘草芍药干姜,就变成大泻诸汤。这个只是经法中的示例,不要把它当成是死的公式。

 

这是第一层面,经法制方大小之意。

 

第二个层面,方证。

 

前面讲过,这个大泻汤是在小泻汤的基础上的变化,其中包括了小泻汤的证候,所以一些小泻汤的方证药证就可以省略不写,省几枚小竹片。

 

新加的证,根据药证关系,加味新药,构成新方。大方。

 

腹中胀满。这个是因寒而胀,就是仲景讲的“下利腹胀满,四逆汤主之”这个胀满。

 

分析一下这个病机。按照六经主时理论,太阴甲子戊之时,一阳生于下,再进而上升。由复而变为临卦。临就是子的合神,就是丑。丑为临卦。二阳居下,阳气的力量稍强于复卦了。

 

上面阴气的力量占据着统治地位,下面的阳气不安于下,就上升,要与阴抗争,形成了上阴下阳,上寒下热的形势。

 

在上面,中焦,尤其是胃中,包括上焦,也是阴气主事,为阴寒之气。下面,大肠、下焦,为阳所据,建立了割据政权,肠热。肠热胃寒,这样一种局势。

 

胃寒则呕,脾寒则利。这是必然规律。这里胃为阴寒所据,所以干姜,当然也会有吐涎沫的情况,古经中没有交待,大家自己可以推演。因为古人把方法告诉大家了。

 

所以,这个腹胀满,是下阳与上阴相争而相拒于腹部的表现。

 

胀而不痛,就是附子证。若兼痛,则加枳实。胀痛,就是枳实证了。

 

不能食,是胃中冷,不能消谷。干姜证。

欲利不得。这个是大黄证,就是肠中有热,化燥,或半燥之时,大便难,或不爽。

下利不止。这是黄芩芍药证,是或见证,就是热利。因为肠热嘛。芍药可以主热利,但不得用于寒利。所以,真武汤证出现下利时,去芍药。而黄芩汤治利,则里面有芍药,桂枝加葛根汤所主之利,也有芍药。后世更发展了这一药证,像刘完素等大家们,很善用黄芩汤治利,赤利赤芍,白利白芍。

 

即使是在这种热利不止的时候,此方中仍加一味大黄。这里我们临床上不要用一两,用3克就很好了。参考一下吴禹鼎老前辈治热利的经验,会加深对这个方子的理解。凡热利而见不爽的,加大黄3克。大黄在小于3克时,不只是通利一下肠道,还有利小便的功效。久煎入血分,并主逐血分之瘀。热利往往涉及到血分。

 

上面就是这个大泻脾汤的方证,这是经法中举的一个例子。具体的扩展运用,根据经方的法则可以自行推演。

 

如在小泻脾汤基础上,

 

  • 见戴阳证,面赤如妆时,加葱白,变成白通汤结构。在仲景的大论中,白通汤没有甘草。在金鉴中认为应当有甘草,这个观点是很对的。
  • 利止脉不出的,加人参。桂本中四逆汤本来就有人参。
  • 咽痛,加桔梗。腹痛倍加芍药。
  • 脐腹冷痛,加木香。
  • 心胸中大寒痛,加川椒。
  • 下利滑脱,加乌梅,或五味子。
  • 证情重的,加肉桂以助附子,加良姜以助干姜(胃中寒重时),见呕重者,加半夏(生姜)。
  • 心悸,烦燥,加茯苓人参。
  • 如果是大便坚,腹胀满而痛,腹实证,而又兼此手足逆冷,背恶寒,不欲食的。就直接加大黄厚朴枳实。温脾汤法。

 

如此加减开来,就演义成一个庞大的补脾汤方族。

 

今天只是示例一些加味。临床处方要在临床上,根据具体见证灵活掌握。只一条总的原则,一定要看具体见证,不要闭着眼睛抽象地拍脑门,那样就跟易学里的射覆没有啥区别了,就滑向了神秘主义的泥潭。

 

赤脚民医(404993129)  20:32:08

谢谢大家,祝大家周末愉快。晚安。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