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阴三阳排序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五行物象反映出来,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中医借用阴阳五行表述人体脏腑及其相互关系,该模型虽然简单明了,但由于长时间传承,其中的含义有所不同。比如三阴三阳的排序,各家都有不同介绍,究竟孰是孰非,令人困惑,本文从5个不同角度来分析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也帮助厘清一些概念上的误区,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医的各家学说极有帮助。

 

浅议三阴三阳排序

作者:张悦欣

 

摘要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概念,三阴三阳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历代医家观点不一,争论颇多,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本文从探讨阴阳与三阴三阳的由来及内涵出发,并分别以阴阳之气量、疾病传变顺序、疾病缓解顺序、对三阴三阳认识的先后、开阖枢运动5个不同角度来分析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得出不同的排序结果。故认为三阴三阳的排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阴阳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在整个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通常认为阴阳再分而成三阴三阳,具体指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黄帝内经》中用三阴三阳构建人体脏腑经络,解释天、地、人的相应规律变化。《伤寒论》创立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然而对于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历来各医家有不同的看法。

 

一、阴阳的由来

 

“阴阳”的产生与日月天体的运动及太阳光照密切相关。“阴阳”一词最初见于周易,《周易系辞》曰:阴阳之义配日月。《灵枢·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篇》中指出:“日为阳,月为阴。”可见阴阳的最初来源与天文历法密切相关。天文学家陈久金教授也秉持相同的看法,认为正是古人通过观察日影长短、昼夜交替,感受天地自然之气的四季变化逐渐产生阴阳的概念,符合“天人合一”理论。

 

《说文解字》对阴阳的定义是:阳为水北山南;阴为水之南,山之北也。可见阴阳的狭义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后来古人通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借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使得阴阳的概念广泛延伸。正所谓“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和指导思想,贯穿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各个方面。

 

二、“三”与三阴三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三”具有特殊地位,它不单只是一个数字,还包含独特的文化含义和抽象的哲学意义。民间流传有“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事不过三”等说法;《道德经》讲“三生万物”;《易》诸卦皆必三。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量变走向质变的转折点,代表着万物循环生生不息。

 

“三阴三阳”首见于《黄帝内经》。对于三阴三阳与阴阳的区别,黄帝也曾有过疑问,黄帝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问:“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又有《素问·五运行大论》曰:“请天师而问之曰:……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

 

贾春华等认为从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中可知“三阴三阳系统”是一个有别于“阴阳系统”的新形式系统,是对事物的分类更为细致。“阴阳”只是对事物属性的简单划分,而通过“三阴三阳”则可以构建出天地人合一的整体观,将人体置于天地自然之中,并构建与天地相应的脏腑经络系统,借以阐述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至东汉时期,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伤寒论》构建六经辨证体系,将三阴三阳全面应用到医学实践中,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伤寒论》以三阴三阳方法判定疾病的病变部位,确定疾病的属性,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飞跃。苏庆民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核心价值在于形成外应天之阴阳、内应人之阴阳的三部定位、阴阳定性的六经辨证诊疗体系。

 

三、三阴三阳的排序

 

历代医家对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意见不一。在中医古籍里按照经脉生理特性及血气盛衰、病理反应、时间周期等方法分类,出现29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单论《内经》有关三阴三阳的记载也有10种不同说法。笔者将从以下不同角度进行讨论。

 

(一)按阴阳之气多少排序

 

《内经》中以三阴三阳来表示阴阳之气的多少。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阴阳之三也,何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但《内经》接下来的内容并没有明确回答阴阳之气各有多少。而学术界大多认同“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而对于阳明和太阳则是争论的焦点。

 

《素问·阴阳类论》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所谓二阳者,阳明也……一阳者,少阳。”而《素问·六节藏象论》谓:“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可见对于“阳明”既有是“三阳”的记载,又有“二阳”的记载。洪涛等认为在《黄帝内经》中言太阳阳气最盛是就其生理状态而言,而阳明阳气最盛则是就其病理状态而言。

 

故综合众多说法,按阴阳之气有多少,由低到高排序,则有两种情况:一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二为少阳→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

 

(二)按疾病的传变排序

 

疾病的传变是病情变化的关键环节,掌握传变规律阻断疾病发展也是临床治疗的重点。《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由此可看出机体三阴三阳经脉感受外邪后,正不胜邪,以太阳、阳明、少阳,进而至太阴、少阴、厥阴依次传变,并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故按此顺序排列则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三)按六经病欲解时排序

 

六经病欲解时指六经邪气可能缓解的时间。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六经均有其主时,此时本经经气相对旺盛,故能得天气之助而有驱邪外出之机,则病欲解。《伤寒论》指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子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丑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如图1所示,若以此六经欲解时间顺序对三阴三阳进行排序则为: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四)按认识先后排序

 

阴阳最初在传统的哲学中分为二阴二阳即“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如《系辞》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内经》中增加“阳明”、“厥阴”的概念,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三阴三阳相对于二阴二阳更适合在医学中讨论人体生命活动,正如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简在《医胜》中所言:“太少阴阳,原是四时之称。……以阳明、厥阴,合称三阴三阳者,医家之言也。”故以此对三阴三阳的概念认识的先后进行排序则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而《伤寒论》作为经方体系与作为理论体系的《内经》认识有所不同。经方大家冯世纶和张长恩亦明确提出:六经辨证形成关键,是加入半表半里理念。古人总结经方时为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所以在三阳证中,表阳证太阳和里阳证阳明最先被认识并应用,少阳之半表半里阳证最后被认识。同理三阴证先认识到里阴证太阴和表阴证少阴,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故依照《伤寒论》中对三阳三阴认识顺序排序则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一种排序也反映了经方的发展史。

 

(五)按开阖枢排序

 

开阖枢是三阴三阳六气运动的表现形式,即:升、降、出、入、离、合。这体现了传统的象思维。《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这样描述:“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若以此运动形式进行排序则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然而若以开阖枢来探讨阴阳之气量的多少则亦有众多不同意见,顾植山认为太阴、太阳的“太”字,不是“最大、最多”,而是“初始,开始”之意。且如图2所示太阳在东北方,阳气渐开,故为阳之始,以此理论则太阳阳气量为最少。而此种观点可谓颠覆前述的众多理论,但值得我们思考,希望日后可进一步讨论。

 

 

四、结语

 

笔述于此,愈感中医之博大精深,“三阴三阳”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吸引众多后辈探究其真理。对于三阴三阳的排序问题历来争论不一,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众多医家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从阴阳之气量、运动方式、病理生理情况、疾病传变及缓解顺序来分析此问题均能得出不同结论。相信若以其他角度来划分亦有不同的结果。故阴阳虽分为三,三阴三阳亦各有其名,但我们不能孤立在某一环境中看待三阴三阳,应该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分析角度,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较为适宜的结论。

 

》》编后语

小编对于三阴三阳的排序一直不甚了了,直至读到本文,才明白有多个角度的解读。根据文内的介绍,小编做一张简表以示区别。 

 

|作者简介|

张悦欣,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0年11月),转自“大熊敦敏”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