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人体的元气?


“元气是人体的的初始能量,对应于自然界的阳光。正像阳光的作用是给自然界的土壤、水、空气提供能量一样,人体的元气给物质提供能量,形成合适的人体内环境,各个器官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认识人体的元气,澄清很多基本概念。

 

人体元气

作者:李文强

 

1、人体的元气

 

元气是人体的的初始能量,对应于自然界的阳光。正像阳光的作用是给自然界的土壤、水、空气提供能量一样,人体的元气给物质提供能量,形成合适的人体内环境,各个器官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1.1、什么是元气

 

元气,元为起始,气为能量。元气就是人体的起始能量,其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阳光对自然界的作用。

 

真气,即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真气的生成和输布》

 

人体的元气有很多别称,比如原气、真气、真阳、真火等。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诸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具有激发和推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因而,元气充沛,则脏腑功能旺盛,身体就强健而少病;若元气不足,则脏腑功能低下,身体虚弱而多病。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气》

 

名词“阳气”,大多时候是指“元气”。在人体津血不亏的情况下,元气足则气态物质足,所以有时为了简便可以用“阳气”一词同时代表元气和偏阳性的气态物质。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经络协调阴阳,如经络中的阳气(包括卫气、原气)不足,就会出现局部发凉或全身畏寒的症状,即所谓阳虚则寒。

《黄帝内经讲解·经络的重要意义》

 

元气提供能量供人体维持正常的体温,以及让各个脏腑组织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失去元气,就进入死亡状态。

 

故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人之死,大约因元气存亡而决。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真气的生成和输布》

 

由于生命活动的存在,不能一时一刻离开阳气,故后世医家把肾中阳气视为“立命之本”,称之为真阳,真火。可见阳气代表着人体具有阳性特征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热能和动力。它的物质基础是精,它的属性是火,来源于先天,但要靠后天的补充和营养。…

 

阳气为生命之本,是人体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的动力。因此,无论局部或整体的阳气不足,都会相应地出现生理机能、代谢活动障碍或衰退的病变,如张景岳在《真阴论》指出:“如火亏于下,则阳衰于上,或为神气之昏沉,或为动履之困倦。

《黄帝内经讲解·阴阳五行学说·阳气的重要性》

 

 

元气与人体的固液气态物质形成一对平衡关系,元气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波动。

 

1.2、元气是如何生成的

 

元气由精转化而成。精为能源,元气为能量。精遍布全身,主要的精藏于五脏,尤其以肾为仓库。所以元气的产生也对应于精的分布,全身都可以产生,五脏产生的最重要,五脏中又尤其以肾为最多。

 

原气根源于肾中,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由肾中的精气所化生。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真气的生成和输布》

 

元气寓居肾脏,由肾总司。元气与水液在三焦中的输布运化,必须依靠脏气的推动。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 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元气来源于肾,为先天之精所化,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和补充。故《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气》

 

所谓真气,是由先天之精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合并化生而成的…

 

指五脏所藏的真气。虽然真气根源于肾中的先天之精,但又依赖胃中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真气具有推动与温煦的功能,能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真气的生成和输布》

 

1.3、肾中元气如何传输到脏腑、全身

 

肾作为最主要的元气提供者,其元气是通过三焦传输到其它脏腑和全身的。

 

三焦的功能有二。一为人体元气通行之通道。《难经•三十八难》指出,三焦“主持诸气”,《六十六难》亦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利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气,又名元气,通过三焦输布五脏六腑,激发,推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因此三焦有总司人体气化的作用。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难经》指出,三焦是元气的别使。元气进入三焦,在上焦传输给心肺,中焦传输给脾胃,下焦传输给肾、大小肠、膀胱。如此,各脏腑才能有足够的能量来完成各自工作。

 

心肺受上焦所宣布的元气,才能宣发输布水谷精微,

脾胃受中焦元气,才能腐熟运化水谷,蒸化气血津液。

肾、大小肠、膀胱赖下焦元气的气化作用,才能灌渗水液,泌别清浊,外泄二便。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三焦的部位和功用》

 

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

 

元气作用于脏腑、经络,产生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脏腑经络的气态物质在获得元气的能量后,在全身流转,能带动能量到达全身。所以说元气与谷气并而充身。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灵枢·刺节真邪》

 

人体之气,除以上四种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这些气均为元气所派生,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气》

 

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难经·八难》

 

元气通过三焦分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肤腠,无处不达。

《中医药学概论·藏象·气》

 

 

2、元气在人体的分布

在自然界中,阳光作用于天气、地气。天气、地气各自以能量与物质的多少可以再划分阴阳。天气以三阴三阳六气划分,地气以五行划分。

 

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素问·天元纪大论》

 

对于人体来讲,人体最大的天地阴阳关系,是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之间的关系,内在脏腑为地,外在形体为天。因此内在脏腑的元气分布以五行划分,外在形体的元气分布以经络三阴三阳划分。

 

下面分别介绍:

 

2.1 脏腑五行的划分

 

脏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按照五行划分如下: 

  • 肝、胆为木,肝为阴木,胆为阳木
  • 心、小肠为火,心为阴火,小肠为阳火
  • 脾、胃为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 肺、大肠为金,肺为阴金,大肠为阳金
  • 肾、膀胱为水,肾为阴水,膀胱为阳水

 

这里的每一对脏腑都有阴阳关系,又叫表里关系,比如肝为阴木,胆为阳木。这种关系是指虽然两者的能量在上一层阴阳中都处于木气这个位置,但在木气再分阴阳的情况下,两者一为阴,一为阳。两者通过经络,在能量和物质上有所互通,并形成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类似天地的关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肝的正常平衡状态需要含有一部分胆的因素,胆的平衡状态需要含有肝的一部分因素。因此肝的问题除了考虑自身的失衡外,也要考虑是否由胆引起的。同样,胆的问题也要考虑肝。

 

内经上讲“腑受脏之浊气”,从此处看,五脏运转产生的废物应是通过腑排出体外。中医治疗脏器重病的一个思路是将病邪导入腑器,再排出体外,此观点可供大家参考。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五行之间需要维持平衡,即五脏各脏的能力应保持相对均衡,这种均衡是通过五行生克、胜复来保持的。具体见《概论》的五行章节。

 

五行的平衡非常重要,不重视这种平衡关系,很容易犯前面所说的虚虚实实之戒。如《难经》所说,若肝肾之气已绝,反而补心肺,则造成更大的不平衡,会让虚的更虚,实的更实。若病人因此而亡,是医生的责任。

 

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难经·十二难》

 

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之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

 

意谓五运之气保持相对平衡,自然界的生物才会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过程的自然道理,也是四时正常气候变生规律的体现。否则,平衡失常,天地四时之气就会发生闭塞。

“天地”,指代表天气和地气的五运六气。六气属阳,周于天外,代表天气,五运属阴,守于地内,代表地气。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五行气运具有维持自然平衡的作用》

 

注意五行中的火与阳气的区别。五行的火是指地气偏热的部分。其在大自然中,空间上指南方,时间上指一年中偏热的一段时间,在人体小自然中,指脏腑中的心与小肠;而阳气在大自然为太阳光,为整个自然环境提供热量,在人体自然为元气,给整个人体提供热量。所以五行的火与阳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要望文生义,混淆两者的关系。人整体热量不足时,应增加元气的释放量,而非从五行的火寻找办法。

 

五行对应

前面“阴阳平衡”章节提到取类比象的问题,就是对阴阳平衡起到同样作用、或具有强对应关系的事物可以归为一类,叫做具有相同的象。对于按照五行划分的地气平衡来说,很多事物都有五行之象。列表如下: 

 

 

2.2 形体三阴三阳的划分

 

形体按照元气分布的多少划分三阴三阳六大区域。

 

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

 

每一个区域以经络通道为主,各包含手、足两条经络。六个区域共十二条经络,称为十二正经。又因经络内联脏腑,外联肌表,所以每个区域也包括对应的脏腑和相应经络管理的皮肉筋骨等组织。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灵枢·海论》

 

下面分别说明:

 

太阳区域

 

以太阳为例:太阳区域包括手太阳小肠经、小肠腑、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腑。太阳区域能量的合适与否(不能过多或过少)影响两个经络通道及其附近部位的健康程度,也影响小肠腑和膀胱腑的功能正常与否。

 

其它五个区域也是类似的道理。

 

太阳是指手、足太阳经、腑及其生理功能而言。太阳病则主要包括外邪侵袭肌表,太阳之气受伤,营卫失和,以及太阳经、腑受邪而发生的病证。太阳病和足太阳经、腑关系犹切。

 

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有一支脉从背、腰,经髋,沿大腿外侧后方下行,终于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其脉上连风府与督脉交会,下络腰肾与少阴相通,籍助督肾阳气支持而主一身之表。

《伤寒论讲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概说》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素问·热论》

 

人身经络,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太阳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主一身之表,故为人身之藩蓠。邪气入侵机体,必首先犯于皮毛,太阳首当其冲。太阳之脉上入巅,下项行腰脊。风寒外束,太阳经脉运行受阻,营卫不和,经气不利,故见头项痛,腰脊牵强不舒等症。

《黄帝内经讲解·第七章病证学说·二、伤寒类-证候》

 

阳明区域

 

阳明包括足阳明胃经、胃腑和手阳明大肠经、大肠腑。

 

阳明是阳气昌盛的意思。…..

阳明包括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代表着特定的脏腑经络。

《伤寒论讲解·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二曰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素问·热论》

 

阳明为二阳,故邪在太阳不解,传入阳明。阳明主肌肉,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身热尤甚。张仲景据此认为,病邪侵袭阳明,多从燥化,故谓“胃家实”,以胃肠燥热实为其特点。身热是阳明病证的主要症状,《内经》在六经病症中唯独提到阳明病有身热一症,从而突出了阳明病的这一特点。如张景岳说:“伤寒多发热,而独此云身热者,盖阳明主肌肉,身热尤甚也。”阳明之脉挟鼻而络于目,邪在阳明,上干目鼻,则鼻干而目疼。“胃不和则卧不安”,邪热在胃,上扰神明,故不得卧。

《黄帝内经讲解·第七章病证学说·二、伤寒类-证候》

 

少阳区域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经、三焦腑与足少阳胆经、胆腑。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之经腑…..由于少阳之阳气为人体初生之阳,其气较为弱小,故少阳亦称嫩阳、幼阳、稚阳,其抗邪之力也远较太阳与阳明为弱,若少阳抗邪不力,则邪气就有可能内陷太阴。

《伤寒论讲解·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素问·热论》

 

少阳胆经起于目锐毗,绕耳前后,至肩下循胁里络肝属胆。

《黄帝内经讲解·第七章病证学说·二、伤寒类-证候》

 

太阴区域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经、肺脏与足太阴脾经、脾脏。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与足太阴脾,太阴病则以足太阴脾病为主。

《伤寒论讲解·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素问·热论》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之端,上膝股入腹,属脾络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黄帝内经讲解·第七章病证学说·二、伤寒类-证候》

 

少阴区域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心脏及足少阴肾经、肾脏。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及其经脉和足少阴肾及其经脉。少阴病也就是心肾的病患。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分别与手太阳小肠、足大阳膀胱相表里。

《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素问·热论》

 

足少阴肾脉,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趋足心,循内踝上股,贯脊属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黄帝内经讲解·第七章病证学说·二、伤寒类-证候》

 

厥阴区域

 

厥阴包括足厥阴肝经、肝脏和手厥阴心包经、心包脏。

 

厥阴,包括足厥阴肝和手厥阴心包,它们分别与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为表里。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心包为臣使之官,代心而行令。

《伤寒论讲解·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六曰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素问·热论》

 

厥阴肝脉循阴股,过阴器,抵少腹,上贯膈布胁肋。

《黄帝内经讲解·第七章病证学说·二、伤寒类-证候》

 

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会将三阴病转变为三阳病,然后再将病邪从三阳排出体外。这里三阴指的就是五脏加心包以及各自的经络区域,三阳指的就是六腑以及各自经络区域。

 

【附】十二正经,各有其巡行部位和交接规律。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八个经,称为“奇经八脉”。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十二正经的调节仓库。十二正经的经气充足,多余的经气存储于奇经八脉备用。十二正经的经气不足,则奇经八脉的经气溢出到十二正经进行补充。

 

再有,经络除了主干道外,还包括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等,是完全覆盖全身上下、内外的。

 

这些内容,教材《中医药学概论》和《针灸学》的经络章节已经叙述比较详尽,不再重复介绍。本书后面的内容会假设大家对经络巡行部位已有一定基础。如果没学过,需要查阅一下相关内容。

 

2.3 小结

 

以上两种划分方式,在中医中皆有广泛应用。有的中医喜欢从脏腑阴阳五行角度分析疾病,称为脏腑阴阳五行辨证;也有的中医喜欢从三阴三阳六经角度分析疾病,称为三阴三阳六经辨证。

 

相比较而言,五行划分侧重于脏腑产生气血的功能,比较适宜脏腑失衡的时间较长,已经产生了脏腑五行乘侮影响的情况。三阴三阳划分侧重于经络传输气血的功能,比较适宜人体感受外邪,病邪在肌表、经络或者进入脏腑时间较短的情况。两者虽有侧重,但要认识到,因脏腑与经络相连,所以脏腑五行也可以兼顾到经络;因经络与脏腑相连,所以经络三阴三阳也可以兼顾到脏腑。学习者最好两种辩证方法都能掌握。

 

任何一个脏腑、经络都同时具有五行与三阴三阳的双重属性。比如膀胱腑,从五行角度看,其与肾脏同为五行中的水,膀胱为阳水,肾脏为阴水;从三阴三阳角度看,其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连的腑器,为足太阳膀胱腑。再比如手少阴心经,从三阴三阳角度看,其为少阴经络;从五行角度看,其为五行阴火心脏所连之经络。

 

3、元气波动与差异

 

自然界阳气在不同的时间有强弱的波动,在不同的地域有强弱的差异。人体的元气也是如此。

 

从空间角度看,人体不同区域的元气强弱差异,形成了前述脏腑五行与形体三阴三阳的划分。

 

从时间角度看,人体元气的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一年周期内,春夏的时候元气增加,秋冬的时候元气量减少;日周期内,白天元气增加,夜晚减少;运动时元气增加,休息时减少。

 

4、元气的失衡

 

肾中元气补充脏腑及形体的元气,其释放的量应在平衡范围之内,不多不少;其分配应该上、下、里、外均衡。

 

如果释放过少,则脏腑、形体的元气皆不够,会出现整体阳虚的情况,表现为畏寒怕冷、肢体不温等情况,用补阳类方剂增加阳气的释放。

 

如果释放过多则脏腑、形体的元气过量,会出现整体实热的情况,用清热泄火类方剂恢复平衡。

 

如果元气未能正确分配,则一部分区域为热证,一部分区域为寒证,即为寒热错杂。从里外角度看,常见里热外寒或者里寒外热。从上下角度看,因热性上升,寒性下降,所以常见上热下寒,少见上寒下热。

 

阴阳相搏…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1

 

造成寒热错杂的原因很多,比如寒邪闭表、气郁、肾虚元气不藏、中焦淤堵、寒邪格阳、相火妄动等等,中医中的乌梅丸、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麻黄升麻汤、大青龙汤、引火汤、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汤、四逆散、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封髓丹等等方剂各有治疗侧重点,以后学习遇到对应方剂的时候应系统整理。

 

当然,如果津液未能正常分配,也可以形成阴虚的热证或者阴实的寒证等等,此情况不属于元气的问题,此处不细谈。

 

5、探讨

 

5.1、元气是否是气态物质?

 

元气是人体的初始动力,是能量来源。自然界的初始动力来自光照,烧水过程的初始动力来自木材燃烧的火焰。所以不同事物的初始动力的形式有所不同,共同特点是都能提供能量。人体的能量按照现代科学的研究是来自有机物的化学能。中医中的元气是人体的起始能量,其形式到底是气态、电、热辐射或者其它某种未知的能量形式还不确定。很多中医认为元气就是一种气态物质,除了行于三焦外,也行于经络,但是此处为了体现其初始能量的独特特性,将其单独介绍。

 

阳气代表着人体具有阳性特征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热能和动力。它的物质基础是精,它的属性是火,来源于先天,但要靠后天的补充和营养。

《黄帝内经讲解·阴阳五行学说·阳气的重要性》

 

5.2、脾的位置?脾切除人依然能活?

 

现在解剖学的脾是西医传入之后,将解剖学发现的一个器官与传统中医中脾的名称对应的。从功能看,脾的功能是从胃中吸收营养,并将营养传递给其他器官。解剖学发现的脾不能完全和传统中医的脾对应。

 

有学者研究传统中医的脾可能包含现在解剖发现的脾脏和胰脏。

 

5.3、三焦的位置?

 

三焦的位置目前还有争议,比较倾向于三焦作为胸腹腔的合称。

 

自《内经》以来,历代对三焦的形态、部位及功能多有争议。对三焦的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和“有名有形”之争。但从《内经》的论述来看,三焦属六腑之一,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横穿膈肌,也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可见三焦是一分布于横膈上下的有形大腑,而且经手少阳与手厥阴之脉与心包相连属,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

《黄帝内经讲解·藏象学说·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作者简介|

李文强 ,男,1978年出生,原籍辽宁省海城市,现居北京海淀。200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翼导弹设计专业。航天单位工作7年,受航天前辈钱学森钱老的中医观念影响,酷爱中医。曾作为科技部国家中医战略研究课题组长贾谦老师的助理,做了大量民间中医调研工作。 

2018年,拜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办公室主任、《光明中医》杂志社社长范竹雯老师为师。同时在85级校友、山东烟台名医于云老师指导下刻苦学习光明中医教材。现为光明中医网校副校长,主持了光明中医教材1000万字的电子化工作。 

为解决中医系统学习入门较难的问题,依据教材编写了《中医概念入门》一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中医基础理论。

 

来源:节选自光明中医教材《中医概念入门》,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