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不老药”吗?还真有人去找过 | 黄帝密码


 

 

00 揭秘长生不老药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提到真人、至人,都可归于真人,是接近于神的存在。长生不老是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梦想,但能做到如真人那样的何其困难。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追寻梦想的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和他的结局吧。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但作为赫赫有名的秦王嬴政绝不能相信

01 秦始皇画像

当初六国何等强大,最终都被平定了。那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前后绵延了549年的天下分崩离析的历史终结了;那个最坏的时代(孔子曾经说“礼坏乐崩”)、那个最野蛮的时代(孟子曾经说“春秋无义战”)都在嬴政的手中结束了。

 

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这样的成就,让他敢做最大胆的构想,他想给这个天下改一个名号,要能够配得上这开天辟地般的成功!要一直流传下去给后人知晓呢!

 

大臣们小心地揣摩着嬴政的意思,回复到:“过去五帝,也不过拥有千里的天下,千里以外的地方都留给了诸侯和蛮夷,他们口上说‘服’,可是如果不来朝拜,不听召唤,天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来约束。春秋战国之乱不就是这么来的吗?现在,陛下您兴义兵,诛灭了残贼,平定了天下,海内都施行了郡县制,不再有诸侯割据,法令全由中央一统,这是自上古以来都没有过的大变革呀!就是黄帝等五帝也比不上的。”

 

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黄帝为首。

 

“上古的黄帝已经被超越了。”嬴政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股肱们接着建议:“我们和博士们讨论过了,古时候,有天皇、地皇、泰皇的名号,其中泰皇最尊贵。臣等的建议是,您应该称为‘泰皇’。”

 

大臣的建议,让嬴政内心的豪情被充分激发了起来:“不用‘泰’字,突出‘皇’字,加上上古的‘帝’号,我就称作‘皇帝’了”。

 

于是他,秦王嬴政向天下宣布,“从今以后,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叫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于万世皇帝,一代一代的叫下去,直到无穷。让他们永远记住,‘皇帝’是从我这里开始的!”

 

从此嬴政改名叫做“秦始皇”。这一年他39岁。

 

始皇帝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经营的天下,按《史记》的说法,向东一直到大海和朝鲜,向西一直到西羌人居住的沙漠地域,向北一直到黄河的最北边,并连接大阴山直到辽东,向南一直到“北向户”。什么是北向户?就是开门户朝阳,在北方,是向南,叫南向户。一直往南去,直到朝阳的门户改为向北的地方,即为北向户。这里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太阳的“北回归线”,地理位置在今天的广州,秦设郡,称为“南海”。 02 秦王朝广袤的疆域

接着,秦始皇开始封禅了。按照传统,“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司马迁语)更何况创下如此功勋的秦始皇!

 

于是,他去了泰山。但和鲁国的儒生沟通不是很顺畅,连带泰山封禅也不顺利,甚至遇到了暴风雨。

 

之后,他向南去了琅琊,这里曾经是越王勾践会盟天下的地方,而随着始皇帝的来临,琅琊台修饰一新,耸立在群山之巅,可以远眺东海,可以俯视天下。秦始皇“大乐之”。他在这里逗留了3个月,并命令移民3万户到琅琊台下,且立下石刻“秦颂”,其中无比自豪地说:“皇帝的功劳超越了五帝,他的恩惠就连牛马也得到了泽被。”

 

皇帝的愤怒,他需要一个答复

看的出来,秦始皇看不起五帝。

 

可是五帝均得到上天眷顾,甚至黄帝还升天而去。

神仙,不可能不知道比五帝更牛的秦始皇。

封禅后,他迫切需要得到上天的答复。

当方术士齐人徐市(福)告诉他可以入海中三神山,寻求仙人时,他立即同意了徐市的要求,给了他三千童男童女,让这些童男童女斋戒后随徐市入海了。 

03 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

可似乎他开始变得不顺利了。

黄帝曾经铸鼎成功后,得到了上天派来的龙的接引。

于是他转而去泗水寻找遗落在这里的周王鼎。可是动用了上千人下水寻找,却一无所得。

郁郁不欢的秦始皇,转道渡过淮河,向南一直巡游到了衡山。在过湘水准备回还南郡(荆州)的时候,却遇到大风,几乎不能过河。他指着供奉在这里的湘山祠问,这是何方神圣?当得知这里安葬的是五帝中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时,怒不可遏的秦始皇发飙了。他命令三千刑徒尽伐湘山上的树木,于是湘山赤裸了,暴露出赭色的土地。

在肆意羞辱了五帝之后,他越发迫切需要得到上天的一个答复。

 

一次又一次的封禅,依然无果第二年,他再次向东,去往齐燕之地,最多神仙传说的地方封禅。这次他到了罘山,也刻了石,再次将自己的功绩告知了上天。之后,他特意绕行了上次封禅的琅琊。

 

过了两年,他又东临碣石,再次封禅。并派出了方术士燕人卢生去寻找传说中的神仙羡门和高誓。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还派出了方术士韩终、侯公、石生,他们的任务是找寻仙人的不死之药。

也许,秦始皇动摇了。但他坚持着:“我不相信,上天会看不到我的功绩!”

如果不能得到神仙的接引,不能得道,那么他是否可以获得神仙的不死药,长生不老呢?这已经是退而求其次了。

04 九州图-1

这时,入海的卢生回来了,他带给始皇一个图书,但并不是好消息,图书上写着“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立即让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上进攻同样称为“胡”的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

 

“皇帝”与“黄帝”的不一样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到了这一年秦始皇48岁。《黄帝内经》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始皇帝13岁称王,39岁称始皇帝,此时,他在位已经35年了。而庄子说,黄帝在位19年的时候,就已经拜访了广成子,之后悟道。

 

而这一年,秦始皇只是在自己的皇宫中与众位大臣举行生日宴会。

 

会上大家仍然称赞始皇帝“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可偏偏有个齐人叫做淳于越的却重新说什么应该分封诸侯王,还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什么是古,还不是黄帝那一套。

 

好在丞相李斯站出来反驳了这样的观点。李斯还建议,凡不是秦史的一律烧掉,民间所流行的诗、书、百家语,也统统烧掉,民间敢于谈论诗书的,一律弃市,敢于以古非今的,则诛灭九族!官吏如果知情却不举报的,同罪。命令下达,三十天内不执行的,一律处以鲸刑,罚去守城门。所不去的,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的书。

 

秦始皇同意了。但是他的心里并不轻松。

 

唯一带回神仙回话的卢生对秦始皇说:“之所以一直没有办法寻访到神仙和不死之药,那是因为有恶鬼在其中阻碍啊。”

 

秦始皇立即抓到了救命稻草。

05 兵马俑

卢生也给出了解决方案:“人主居住行动时,都不要给人知道,这样可以避开恶鬼,真人就会出现了。真人啊,都是入水不会濡湿衣衫,入火不会爇烧身体,陵驾云气,与天地一样久长的。”

 

秦始皇立即虔诚地说“我仰慕真人,从此以后,我自称不再称‘朕’,而称‘真人’了”。

 

于是命令在自己居住的方圆二百里的内宫,全部修建起复道。从此,他的行踪尽数隐没在复道帷帐之中,没有人再知道他的所在。

 

卢生说,这样“不死之药”可以得到了。

 

秦朝真的被“胡”亡掉了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在位第36年,这一年,他49岁。开始了一生中第五次出巡,他去了云梦,这里是上古黄帝的旧地,对着九嶷山,他拜祭了五帝中的舜。后来又一直向南,循着水路,到了钱塘,浙江,想要过江,却遇到大浪,无法成行,被迫转道抵达了会稽。没有人知道,他本来是想去哪里,也许是湘山?要不为什么偏偏先是拜祭了舜呢?在湘山,他曾经羞辱了舜的妻子。可是他这次没能去到,而是去了会稽。于是,在这里他拜祭了舜的继任者大禹。

 

之后,他开始返回。再次抵达了琅琊,之后去了罘山。可是上天一直没有给他任何消息,也没有得到不死之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归途中病死了。因为他隐藏自己的踪迹,躲在辒辌车里,胡亥、赵高、李斯得以密谋,假传诏书。

 

终于,秦历二世而亡。

 

儒生们冷冷的讥讽说,秦始皇就连封泰山都会遇到大雨,那都是因为他失德啊!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小编感言

秦始皇想长生,仰慕真人,自称“真人”,但无法做到“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也无法做到“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故而尽管他想长生,但仍在50岁病死了。秦王朝也仅留存二世而亡。现代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但如果无法做到“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失去健康岂不也是一切成空?

 

来源:正安聚友会微信号/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