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颈椎增生症五则
颈椎增生一般指颈椎病,现在的常规疗法包括药物治疗(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等),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手法按摩推拿、理疗、温热敷和手术治疗。本文中李可老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尽显中医药的魅力。 颈椎增生症五则 (一) 冯文林,55 […]
颈椎增生一般指颈椎病,现在的常规疗法包括药物治疗(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等),运动疗法、牵引疗法、手法按摩推拿、理疗、温热敷和手术治疗。本文中李可老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尽显中医药的魅力。 颈椎增生症五则 (一) 冯文林,55 […]
裘沛然(1913年—2010年5月3日),中国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终身教授,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长期从事中医教育和中医理论、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经络、伤寒温病、养生诸领域颇多见解, […]
《医林改错》(2卷),清代王清任撰,刊行于1830年。上卷内容有二,其一是论述脏腑解剖,提出了王氏所绘的解剖图谱和一些生理学方面的新观点,意在改正古人在某些解剖和生理认识上的错误。其二是论述了王氏三首活血化瘀方剂在临床运用上的经验。下卷主要 […]
由于长时间坐,或站立、弯腰抬物等原因,不少人得了腰肌劳损,导致腰部酸痛、胀痛,而现在尤其以996的白领们为多。考虑到腰肌劳损多与气滞血瘀在相应部位有关,而身痛逐瘀汤能活血通络化瘀,效果明显,对此本文的两篇研究文章给出了临床证据。 身痛逐 […]
现代的药局曾被称为药藏,其典故出自印度阿育王时,有一比丘因病求药而不得,王乃于国中四城门边建藏药之库,施药与一切生病比丘。我国则始建于东晋时代。药王孙思邈在其“药藏”专篇中详细描述药物贮藏的目的、意义及范围等,在今天对于个人、家庭仍有借鉴意 […]
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年幼多病,但其后发奋学医,并与唐朝政府合作著有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新本草》,被后世称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本文探讨了他对于艾灸的看法,值得现代人借鉴。 孙思邈的灸疗思想 […]
中医认为在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中,六气各有主时,致病因时而异,惟风气四时常见,故致病最多,居六邪之首,所以将风称为“百病之长”。体现在痹证的辨证过程中,风邪也是常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列出在痹症治疗中的八种治风方法,值得深思、学习。 […]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是2002年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至今已再版47次,让无数中医从业者、中医爱好者和患者受益。李老先生用药之大胆,使该书在今天仍有令人惊世骇俗的感觉,不得不说,该书的出版源于时任出版社医卫室主任、 […]
李可老先生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本文摘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介绍李可老先生的培元固本散及临床运用举例,可惜紫河车现在已经无法从药房中买到了。 培元固本散由人胎盘、鹿 […]
头风痼疾与秘方“偏正头风散” 作者:李可 凡百治不效,抱病终生,至死不愈之头痛,古代谓之“头风痼疾”。史书记载,三国曹操即因此症,不治而死。 或每日定时发作,或交节病作,或经前必犯,或由七情过激触发,发则头痛如破,晴胀头眩,呕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