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


中医不传之秘:剂量的智慧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看《伤寒论》中的各个方剂就可见剂量稍稍变动而作用大不相同。本文作者从其临床中是感悟良多,比如对于大方小方的运用、方药对于脾胃的影响等,其经验可作为学习中医时的参考。   《一案一得手记——诊余思辨实录》 中医不传 […]


徐文兵:何处为颜?颜值差异说明什么问题?

徐文兵老师的《字里藏医》,深刻探讨了一些汉字和中医的关系,这些汉字的构造含义,对中医认识人体和治疗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选自徐老师的《知己》,是《字里藏医》的续集,本文是其中一篇,读完这篇,你对中医的望诊有了一个文化上的理解。   颜 […]


参苓白术散,可治这5种病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是参苓白术散的方歌。如歌中所述,参苓白术散能补脾胃,益肺气,临床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证。门纯德在本文中为大家详细介绍使用的心得体会。   参苓白术 […]


沈绍功:如何补虚?

现在补品大行于世,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虚。但事实上,补有补法,决不是一堆保健品胡吃海塞。已故著名中医沈绍功总结了虚证的补法六要,值得深思品味。   沈绍功: 虚证的补法六要,就是巧配。   01、健脾不如补肾   这是一个提高疗效的关键。古 […]


贪凉得了“空调病”,青龙作雨助汗出

  七月流火,人们常常“不病于暑而病于寒”,这大概要怪罪于空调了。那么,过用空调、一味贪凉会有什么结果?又该如何治疗呢?   空调病阴暑症贪凉饮冷 大青龙温散法作雨龙升   这年夏天,够得上浓烈二字,高温后接着骤雨,骤雨后旋即高温 […]


西瓜药用13方

又到了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爽口甘甜的西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民间素有“热天两块瓜,药物不用抓”之说。   西瓜药用十三方 供稿:杨丁元   西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 […]


头痛有这4个特点,使用牛蒡子有良效

你是否知道牛蒡子能治头痛,事实上,只要头痛具有文中的4个特点且有便秘的即可获效。   牛蒡子治头痛的一点体会 作者:姜际升   头痛一证,原因比较复杂,而治疗头痛症的中药和方剂也很多。现仅就牛蒡子在临床治疗头痛来谈谈个人的体会。   牛蒡子 […]


解读西医生理学肺

尽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表述的方法和治疗的手段不同,但中西医确实有相通之处,比如对于肺水肿的治疗。陈勇老中医从经典中认识葶苈大枣清肺汤并与现代医学对肺水肿的认识比较,可谓又一有力证据。   西医生理学有关肺的生理研究说:“现已证实,肺泡液体 […]


头痛、眩晕、月经等疾病,只要有“胸满烦惊”就用这个方

现代医学近代发展迅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各种检测、支持技术的发展,而随着对细菌病毒的深入了解,维生素、抗生素、激素成了治病的三板斧。而古老的中医无论是理论还是治疗手段,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中医是否还能应对日益复杂的现代病呢? &nbsp […]


深度剖析五输穴,锁定五组“特效穴”

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难经第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你是否思考过这是什么道理吗?郭帅老师的解释简单明了,令人记忆深刻且能直接指导临床应用。   针灸:心中有底,手下得气 作者:郭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