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治积聚六法
积聚六法 作者:赵绍琴 积聚是指腹内有病块的疾病。根据病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积与聚两类。积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聚乃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积为有形,渐积成块,病在血分;聚为无形,触之阵发,病在气分。聚病较轻,积病较重。 &nbs […]
积聚六法 作者:赵绍琴 积聚是指腹内有病块的疾病。根据病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积与聚两类。积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聚乃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积为有形,渐积成块,病在血分;聚为无形,触之阵发,病在气分。聚病较轻,积病较重。 &nbs […]
蒿芩清胆汤是《通俗伤寒论》俞氏经验方,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作用,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之无不效。文章作者运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小儿暑湿发热疗效明显。 林钦甫治疗小儿夏季暑湿发热经验 作者:刘根芳   […]
《名师垂教》是余国俊创作的教育考试类书籍,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详细分析各不同病症,对于深刻理解某种疾病极有帮助。本文摘自《名师垂教》。 水肿日久宜化瘀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院 纪延龙 宋X X,女,24岁,1993年12月19日初诊。 […]
《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对于中风,从病理变化来看,从重到轻有中脏、中腑、中经、中络之分;从症状看,从重到轻分风痹、 […]
针灸之妙,在于以其治疗往往立竿见影。《黄帝内经》中有很大篇幅都用来介绍针灸治疗的方法,近代的赤脚医生以“一根银针一把草”治疗了无数病患,其疗效可用神奇表述。本文是张显臣老先生以内关穴治病的经验,相信熟悉针灸将会改变未来治病的模式。 一穴 […]
温经汤适用于以月经量少、舌淡或闭经为临床表现特征的虚性体质人群。其病理基础是女性卵巢功能障碍或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 温经汤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对内分泌异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改善血液流变,降低血黏度,改善末梢血液循环以及子宫 […]
痤疮,又叫青春痘、粉刺,是皮肤科常见病种之一。本文作者创制的痤疮膏适用于各型痤疮及毛囊炎。对于皮肤油腻者,疗效良好;对于皮肤干燥者不宜使用。 痤疮膏 作者:刘复兴、秦国政 组成:黄芩、川黄连、生栀子、三棱、莪术、檀香、冰片各30g。 […]
“痹”是闭塞不通的意思。《素问·痹论》开篇即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并指出行痹、痛痹和著痹三种不同的痹症。但除了《痹论》专论痹证外,《黄帝内经》还有40余篇涉及与痹有关的内容,其中以痹命名的病,有50余种,因此不可被风寒湿所限。针对 […]
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在25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 […]
高血压是我们临床的“老朋友”了,西医对此病的控制,快速而有效,但需终生服药。李老这几则医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方面学习脉诊,一方面体会火郁证的特点和原理。 高血压案 作者:李士懋、田淑霄 高血压属多发病、常见病,可引发心、脑、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