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魂”说“魄”(4&5)


00 气魄-000

      中医认为“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父母生殖之精结合瞬间就有了魄,使人拥有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并使人拥有记忆辨别的能力。那么魄病会有怎样的表现?应该如何调治呢?潘毅教授在本文中继续详解~~

 

谈“魂”说“魄”(4)

 

       若在外界信息刺激下,人体本能功能(请复习《谈“魂”说“魄”(3)》内容)出现不相协调的反应,即魄之为病。

 

       如熟睡之人,热蹬被子,冷自覆盖,出自本能,是魄之为用;若睡时不知冷暖,蹬被懵然而感风受寒,则是魄之渎职。饥则吃,饱则止,也是人的本能,若不知饥渴,仍是魄未尽责。而皮肤冷热痛痒感觉不明显,听觉、嗅觉、味觉减退,视觉模糊;或反过来皮肤冷热痛痒感、嗅感、触感等过于敏感等均属魄病。此外,动作失衡或失于协调,记忆明显减退等也在此属。

 

       如《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之述当为魄病之一。辨偏枯与痱之别,主要有二,一者身痛,能言与否,关乎知觉;二者志乱与否,关乎神智。刘河间又将“痱”证之不能言者称为“喑厥风痱”。《医宗金鉴·杂病心法》援其说,曰:“四肢不收无痛痱,偏枯身偏不用疼,其言不变志不乱,邪在分腠五物能,甚不能言为喑痱,夺厥入脏病多凶。”

 

       可见痱证,不完全等同于类中风、真中风或痿证。其与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癔病性失语、癔病性瘫痪、老年动脉硬化、脊髓型颈椎病的某些阶段相类似。痱之为病,以知觉问题为主,魄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皮肤肌腠,且痱病时涉神智,故属魄病。

 

       辩证法教会我们看问题可从多角度看。各种感觉功能减退固属魄之范畴,但过犹不及,于强调平衡的中医来说,不及、太过均属病态。以此推之,恐怕不少过敏性疾病也与魄脱不了干系。

 

       过敏者,感觉或机体反应过于敏感也。如过敏性鼻炎、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肠道病等多以嗅感、内外触感或内在反应机制过于敏感有关,这些均属中医肺系(肺、鼻、皮肤、肠)疾患。虽不能说过敏性疾病都是肺系统的,但确以中医的肺系统罹患居多。此外,过敏性体质多与先天因素相关,别忘了,“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属先天,因此,魄的部分病变也显示出某些先天特质。是以,过敏性疾病的病机多一个“魄”因素的考虑,或可对临床之治有一定启示。

 

       《灵枢·本神》:“喜乐无极则伤魄”说明了情志过剧是魄病的原因之一,因为七情太过均可及气,所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而“气舍魄”,气乱自然可以魄伤。试看落魄之人,多遇人生起落,然人生之落必伴灰暗情绪,故见目暗无神,如丧神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无味,饥渴不知,冷热不辨,形销骨立,如行尸走肉,此魄离职守矣。“落魄”两字,真得神髓。

 

       若魂魄同病,则往往躯体感觉与精神症状并肩:

 

  • 轻则寤寐异常,或整宿不寐,或寐而难醒,或梦寐恍惚,或憋气,甚至呼吸暂停,此魂魄不相呼应或交替,使动而难静,或静而难动所致;
  • 重则显于精神意识,如癫狂;若意识丧失,神昏谵语,感觉异常,循衣摸床,则为魂魄欲离散。

 

       《灵枢·本神》云:“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亦云:“邪哭(“哭”当作”入”解)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魄病之治

 

       魄既为精气所养,则益精养气之品宜适当为用。

 

       若牵涉到情志者,心病还须心药治,当以心理治疗或“志意”的自我调适为主。《灵枢·本神》有:“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又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而安神定魄之品如琥珀、龙骨、龙齿、朱砂、磁石、生铁落,菖蒲、人参、茯神等可为辅。

 

       如痱病之类以身体感觉或失语为主者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治,地黄饮子、小续命汤、虎潜丸、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小活络丹等为常用方,针灸也可获效。

 

       过敏性疾病也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然此类病之基调似以阳气虚者居多,或是“气不舍魄”故。

 

       然真正定魄之法莫过于养气调神,《黄帝内经》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哪一点不合魄意?“呼吸精气”可增肺气以养魄;“独立守神”既可凝神以定魄,又可调志意,收魂魄;“肌肉若一”则何来皮肤冷热痛痒感觉不知,或感觉过于敏感,或动作失于协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岂是虚言?

 

谈“魂”说“魄”(5

 

       “魂魄意志”内容在中医教材中的解释常语焉不详,擦边就走,体现出中医学的某种学术尴尬。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魂魄”等字眼已完全演变成概括某类心理学范畴以及相伴现象的名词术语,这本是很容易说清楚的,中医学有没有必要自设雷区?学术探索,需要宽松的文化氛围与语境。

 

       在《谈“魂”说“魄”(1)》的内容中曾提及中医教材的怪现象,“魂魄意志”这几个字虽不少见,但解释却常语焉不详,擦边就走,不敢过于展开。这是中医学的一种学术尴尬,因为“魂魄”两字,与民间所言的“魂魄”字眼一样,带有巫韵,太能令人暇想,而且关系是否暧昧也不容易完全分解清楚,这是一个无形雷区,最好别碰,否则会连累中医被思疑为迷信或唯心,这应是著述者的潜意识。

 

        这里得有一辩:上古时期巫医不分,甚或巫医一体。不独中医,任何医学形态的早期均如是,西方医学亦概莫能外。因此医学术语中残存一些上古遗留下来的名词也不算反常。中国医学到了战国时代,医与巫已开始分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着扁鹊“病有六不治”中就有:“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之论。《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也强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可见中医与巫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分道扬镳。但在古代的文化环境下,医与巫的割裂在医学的不同领域可能快慢不一,术科的割裂肯定较早,精神领域由于表现复杂,存在不少难解现象,因此割裂得可能会迟些。随着医学地位日渐高于巫,以儒为主体的医生多具“敬鬼神而远之”观念,兼之自高人格,因此巫韵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已越来越淡,几近于无。到现代文化背景下,“魂魄”等字眼已完全演变成概括某类心理学范畴以及相伴现象的名词术语。

 

       以上缘由本不难说明,但医学家们还是步步小心!步步惊心!为什么呢?不难看出,在现代人文背景下,中医在所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学科中还是位置最尴尬的一门。表面看似火红热闹,其实一直在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甚至是科学与迷信的狭逢中求生存,常怕被误解、被扣帽子,心有余悸的症状不时出现,故常有意无意自设雷区,限制了学术探讨与发展空间。

 

       但“神魂魄意志”这类精神心理现象如果医学放弃不研究,宗教自然就会介入。就如几百年前的西方,由于不擅长研究物质以外的现象,其精神心理现象的研探一直是丢给了宗教。这种现象若在当代复见,难道是医学家们所愿看到的吗?只要出于求知的真诚,真正的科学研究是不应有禁区的。学术探索,尤其是边沿性问题探讨,更需要宽松的文化氛围与语境,畅所欲言,才能真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有临床现象,就需解答,也只有在不断的解答探寻中,才有可能逐渐逼近事情真象。这才是科学家们应取的态度,搁置不论,反不符合科学探索精神,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开拓。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

潘毅,1956年11月生,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校教龄23年,主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本科授课约180学时,研究生授课约40学时。具有良好的师德,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注重教学法的研究及教学规律的摸索,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多元知识汇通、多媒体结合的生动而又内涵丰富的教学风格,即在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多角度地切入:如医学方法的剖析、哲学内涵的阐发、中西医学的比较、文化历史背景的透视、边缘学科知识的引入、中医其它各科的印证以及思维方法的引导等,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得以调整、拓宽与优化,深获同行和学生们的好评。

 

来源:潘毅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