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良医案】四肢痿蹩

  傅××,男,58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2年7月26日。   四肢痿蹩,手不能提重物,足不能任步履,至今三月。饮食无多,精神萎顿,夜不入睡,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红,脉濡细。此即经云:“肺热叶焦,则生痿蹩。”治投益气养营 […]


脸要穷养,脚要富养

      《穷爸爸,富爸爸》告诉我们爸爸不同成就不同,“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告诉我们孩子的培养方式不同结果有不同。您是否知道我们的身体器官也有穷养、富养之分,不同的养生方式结果同样不同。您,养对了吗?   脸要穷养,脚要富养   ◎脸要穷 […]


【郭柏良医案】癃症二例

  医案1   周××,女,23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1年12月29日。   湿热伏于膀胱,气失运行,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化。遍体浮肿,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已经3日,胸痞纳少。治予温运气机,佐以渗湿。 […]


樊正伦:养生比治病更重要

      樊正伦,生于1946年,教授,研究员。《中医养生智慧》主讲人,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负责人、中医师。曾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 […]


【郭柏良医案】淋病二例

  医案1   王××,男,34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1年8月18日。   少腹作胀而痛,溲则不痛,但溺后自觉有浊。病延月余。脉象沉濡。此为淋病。治投分利。   处方:粉萆薢12g 川黄柏(盐水炒)4.5g 川木 […]


恰当进食有技巧—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⑥

      中医非常重视进食的方法和技巧,合适的进食方法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当的进食方法则会导致多种疾病,概括地说,饮食养生对进食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进食宜专         《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 […]


饮食有节,因时制宜—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⑤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因时制宜的饮食养生法则,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因时选食性,因时调五味, […]


饮食冷热,关乎健康—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④

      饮食养生不但要做到节五味、节饥饱、调和五味,而且还要调寒热。《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 […]


过饥过饱伤脾胃—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③

      食物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气血津液,要以食量适中为前提,长期的饮食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健康问题,甚至会危及生命。   忌长期过饥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运化是以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为基础的。《素问·六节藏象论》 […]


饮食宜调和,五味补五脏—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饮食五味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中这套理论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即谷肉果蔬的五味属性、五味归属五脏的规律、五脏病的饮食宜忌、五味损伤脏腑的表现和规律等。   谷肉果蔬的五味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