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结构合理,脏腑功能合宜—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①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列有专篇,专门讨论食疗和饮食禁忌等相关问题。梁·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也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 […]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体系。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列有专篇,专门讨论食疗和饮食禁忌等相关问题。梁·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也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 […]
医案1 周××,女,40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2年7月25日。 两日来形凛恶寒,身热不扬,胸痞泛恶,口不渴饮,便泄稀水。脉濡,舌白。症属内困寒湿,外感表邪。治宜温化疏和。 处方:粉 […]
蒋××,女,55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2年2月18日。 数日来脘中作痛,饥饱皆作,头晕目眩。舌白,脉濡。此胃阳虚馁,气机不宜。治予温阳理气。 处方:制附子4.5g 淡干姜3g 制半夏4.5g […]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抢眼,但由于它是十二经脉皆通过的地方,在此处只要稍懂乾坤,养生美容便有施小见大的功效。 什么是耳穴? 中医除了常见的针灸治疗法以外,还有头针、耳针等特殊疗法。耳针是在耳郭穴位用针刺等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古时候最初毒药与药原本是相同的概念,《周礼》中记载“聚毒药以共医事”,就说明此时期“毒”与“药”的概念一致,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家逐渐认识到药物的毒性,并且在《神农本草经》中详细地阐释了用毒药疗疾的原理。今天我们跟着温长 […]
甘××,男,24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3年5月9日。 去秋以来,左胸胁之间,隐隐作痛且微胀,心跳急促。脉弦大。胸胁乃肺肝之位,而心脏居其中,肝有瘀滞,络道失于通畅,气行自亦有阻,症属肝着。治气不足以却病,当化 […]
屈××,男,68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1年11月23日。 积年饮邪内伏,乃肾阳衰退所致。近日来午后形寒,咳嗽痰多。脉沉弦,舌白。治投温阳化痰宣邪。 处方:制附子4.5g 制川厚朴3g 补骨脂9g 葱白头3枚 川桂枝 […]
伴随着世界各地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变革以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世界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新疾病所引起的新需求以及现代医学的成就与局限向传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联合 […]
现在寒风冷冽,而爱美的女士们却迎着北风,展示着美丽动人的身姿,薄衫、风衣、七分裤、露踝装,在多数人裹着棉衣厚衫的大街上,不异于一道道引人注目的风景。但美丽的女孩们,你们知道吗,你正在用你的美丽换取疾病的潜伏。请穿起你的棉大衣 […]
杨××,男,34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62年8月22日。 伏暑挟湿,高热七日不解,胸痞泛恶,渴不引饮,便下溏泄。舌苔白腻。治从温化。 处方:玉枢丹0.6g(研末,开水先送下)焦六曲9g 枳实片4.5g 粉葛根9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