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如何保健

        中医认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特别是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痰浊内生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哮喘发作主要表现:喉间哮呜,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家有哮喘宝宝的父母们可以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穴位贴、药 […]


南怀瑾先生谈论“静”与睡觉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和阳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晚上睡觉,白天清醒是阴阳,阴静阳燥则是外在表现。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南怀瑾先生 […]


把病邪从里面赶到外面——表里与阴阳

    天之阴阳分为四分,人亦应之—-人的阴阳与天的阴阳是对应的。则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府为阳,藏为阴。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立夏过后,温度逐渐升高,但仍 […]


属“阳”的药物——苏叶的养生价值

     紫苏叶,一种带有紫色叶片、浓郁香气的草本植物。紫苏叶自古就是一味良药,药用价值高,人们常将其用以治疗各类疾病,疗效显著。而在现代,紫苏叶也是极受欢迎的,紫苏不但能用其叶,而且可谓”全身”都是宝。那么紫苏叶的 […]


帕金森病古已有之

        帕金森病是英国医师詹姆斯•帕金森对“震颤麻痹”病证首先进行系统归纳并在1877年由法国神经病学家让•马丁•夏尔科用法文命名为帕金森氏病。在两千年前我们古人就已经对它有描述,那么古人是怎样描述帕金森病的呢?中医又是怎样认识其病 […]


奕友读书会:黄帝内经选读(第5次)

         5月7日,是奕友读书会《黄帝内经》选读的第五次活动,十多位奕友早早来到了绿洲会馆。根据王洪图教授的视频,阴阳五行的学习告一段落,以后将开始藏象的学习了。所以,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复读一遍阴阳五行相关的节选内容并 […]


夏季养生之道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寒温冷暖的每一次变化其实也都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界的四季气候的变化,正确利用四时之变及时调整和“反省”我们自身,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时值初夏, […]


中医认知功能理论体系的构建

    中医认识人体是以整个人体为感受器,把感受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大脑加工处理抽象概括为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等。中医理论体系中虽无“认知”之名,但人体中大脑的活动和思维的活跃都离不开与中医“神”的理论,进而可以认为与“认知”相联系。 &n […]


青光眼,你别不在意!

摘要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而且是不可逆盲,青光眼导致单眼及双眼失明的风险与病程长短有关。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的健康与否对我们的生活、形象等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书本变为电子 […]


刘力红:同吃一锅饭,为啥有人缺营养有人不缺?

    有人喝凉水会胖,有人怎么吃都瘦,您是否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吗?      中医认为脾胃皆属土,脾为阴土,在卦属坤,生在离后,离卦属火。太阴病机即:诸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皆属于太阴。所以凡是腹部的病变,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