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识


浅析“人卧则血归于肝”

         凌晨一到三点(丑时),是肝经最旺的时候,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血舍魂。长期不寐,会导致各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肝为重;反之,肝藏的功能紊乱又会加重不寐,如此恶性循环。可见,不寐与肝功能失常互为因果,关系密切。        […]


白领头晕预示的身体危机

           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时常听到有人说头晕。头晕是怎么回事呢?年轻白领出现头晕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有办法舒缓头晕呢?   头晕简介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


养生的中庸之道:五劳成五萎,五适护气血

      《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五个过度可引起血、气、骨、肉、筋的劳损,只有适度的行走坐卧视,才能保养身体,益寿延年。胡维勤教授在本文中详细介绍了“五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如 […]


谈四时养生之冬季养生

        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冬季的季节特征是天气逐渐转冷,天寒地冻,大地肃杀,万物闭藏,人体的机能活动也与自然相应,阳气内收,蓄积于内以御寒。中医学认为,冬季亦是养生的“黄金季节”也就是“进补”和运动的大好时节,人们可以通过养精 […]


养生:先养脾胃,而不是急于补肾

      我们的身体禀受父母的精血,出生之后,一个人身体的先天素质就已经决定了。肾为先天之本,就是指受自先天的元精。同时,您的肾中精气是否充足,也会决定孩子的先天素质。但是先天因素只是决定身体素质的条件之一,您身体的实际健康情况,看的还是 […]


黄芪当归汤,中医补气补血的第一良方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五行属土,担负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差的人容易出现气血两虚的状况,所以要补气血,先调理脾胃。         李东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是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 […]


饮食疗法防中风

中医饮食疗法源远流长,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中就有关于药膳的记载,如《内经》最早记载用药膳治病,全书共载13方,属药膳者居6首。又如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中,阐述了饮食滋味诸如禽兽鱼虫之类在摄生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禁忌与功效 […]


车前草——对付痛风的宝

       曾几何时,夜半三更,好梦正酣时,却被痛风痛醒,那种感觉真是让人痛苦不堪。痛风在以前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而现在已经逐步年轻化,不少青年人也备受痛风折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治痛风,减轻疼痛呢?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农村随处可见的草 […]


适逢中秋话食桂之道

      中秋时节,按宋人朱淑真“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的说法,圆月将残,桂花花事将了。您是否不舍这“广寒香一点”?中秋佳节,满城的桂花树飘香,沁人心脾。其实,桂花还是很好的食材,可制糖、茶点、酿酒、入馔,“桂酒”“广寒糕”“木 […]


药王孙思邈是如何做艾灸的?

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年幼多病,但其后发奋学医,并与唐朝政府合作著有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新本草》,被后世称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本文探讨了他对于艾灸的看法,值得现代人借鉴。   孙思邈的灸疗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