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肺痿三法

  肺痿三法 作者:赵绍琴   肺痿是肺叶萎枯的疾病。《金匮要略》曾指出其病因为:“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意思是说,不论哪种原因,全是由于津液过度伤耗而致病。   1、宣肺气以畅 […]


一个穴位长针深刺,可治腰肌劳损、痛经、便秘,收效迅速

次髎穴,是临床上一个十分重要且常用的穴位,出自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神经痛、腰骶关节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性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等病证。   次髎穴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赵峻岭   次髎 […]


同样燥湿、健脾,选苍术?选白术?

苍术、白术都是常用的中药,但临床中有的方子用白术,有的方子用苍术,或者两者兼用。这不免让人困惑到底该怎么用术,王辉武先生在本文中给出客观分析。   比较运用苍、白术 作者:王辉武   苍术与白术,古时不分。《神农本草经》只有“术”而未分苍与 […]


白领头晕预示的身体危机

           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时常听到有人说头晕。头晕是怎么回事呢?年轻白领出现头晕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有办法舒缓头晕呢?   头晕简介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


走出中医基本概念的误区

  初学中医,对于中医的基础理论处于囫囵吞枣的阶段,每每有云罩雾障的感觉,但读了董洪涛先生的“中医基本概念”,只觉得豁然开朗,中医看病是从整体 – 在社会中的人来看而非只看到“病”。作为个人,更当明白“有病之时,何医可为?医生对病 […]


赵绍琴:痰饮九法

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治疗讲究理法方药。如何理解理法方药,赵绍琴先生说得精准明白: “余观其临床脉案,必明其脉舌色症若何,病因病机若何,而后确立治法,何者为主,何者为辅,何者主治,何者兼治,一一详明,而后遣药组方,无不与病情丝丝入扣矣。宛如 […]


浅议三阴三阳排序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五行物象反映出来,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中医借用阴阳五行表述人体脏腑及其相互关系,该模型虽然简单明了,但由于长时间传承,其中的含义有所不同。比如三阴三阳的排序,各家都有不同介绍, […]


养生的中庸之道:五劳成五萎,五适护气血

      《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五个过度可引起血、气、骨、肉、筋的劳损,只有适度的行走坐卧视,才能保养身体,益寿延年。胡维勤教授在本文中详细介绍了“五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如 […]


张士卿治疗儿童多动症经验

张士卿教授系甘肃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甘肃中医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他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除了与其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胃虚弱、气 […]


“关脉如豆”,要警惕消化道癌症

中医认为脉象反应了人体生理病理的信息,通过审脉能了解患者的病情,因此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邹孟城先生在诊断中发现患者右脉关部如“豆”极可能患有消化道肿瘤,是一线临床的宝贵经验,值得深入探索。   “关脉如豆”说癌症 作者:邹孟城   […]